【近代百年艰难寻梦】 材料一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各阶层人民不懈探索,共同谱写下民族复兴的交响史诗。这是理论组某同学设计的近代前期研究简图。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一一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据统计,1901-1911年全国民族资本设立了650家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企业,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各主要工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
——《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1)观察简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探索过程呈现了怎样的特点。促使近代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2)材料一中“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与哪一运动有关?造威材料一中“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较高”最主要原因是什么?“1923年至1936年增长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中工矿企业在各省和各行业的分布,概括近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有什么特点?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族企业的发展和国家发展有什么关系。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朝农业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全国耕地和人口大大超过前代。手工业方面,纺织业有显著发展,北方善织绢,南方盛产锦和布。陶瓷业有很大发展,邢州的白瓷、越州的青瓷、巩县的唐三彩都负有盛名。长沙铜官窑是釉下彩陶器的最早产地。唐朝都城长安建筑宏伟,布局严整,商业繁荣,人口达百万,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了宋代,农、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据材料,结合宋代社会历史,展开合理想象,续写材料中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概况,并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说明理由。
|
|
“在一定条件下,民族利益高于社会制度的斗争”。下面的哪个组织能说明这一观点( ) A.北约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C.轴心国集团 D.三国协约
|
|
1778年5月30日,伏尔泰与世长辞。朋友们把他的遗体秘密地运到香槟省塞里埃隐修院,将伏尔泰的心脏保存在一只镀金的银盒子里,安放在一座大理石墓里并且在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他的心存放在此,他的思想遍布世界。”以下史实能够体现这句话的有( ) ①美国独立战争 ②法国大革命 ③日本明治维新 ④中国戊戌变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
|
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中写道:“在这些土地上蕴藏着大量黄金……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取之不尽的香料……也许这里还有数额可观的棉花,我认为不用带回西班牙,只要在这里就可以卖得很好,比如卖到(蒙古)大汗的那些大城市里。”从他的叙述中,你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A.东西方贸易日渐频繁 B.资本主义制度形成 C.哥伦布追逐商业利润 D.当地人用黄金做饰品
|
|
我国的改革开放先从农村开始,随后又开展了对城市经济的改革,二者的相同点不包括( ) A.强调责任制 B.扩大经营自主权 C.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D.关键是改变所有制形式
|
|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中英两国的相似点是( ) A.都避免了更大的流血牺牲,减少社会动荡 B.都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C.都保留君主制,没有完成革命任务 D.都通过和平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并不足以革新国家……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变革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你可以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有( ) ①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②新文化运动主要宣传西方的思想文化 ③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
|
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册封“达赖”“班禅” B.收复台湾 C.平定噶尔丹的叛乱 D.抗击沙俄侵略
|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同学对各种主流思想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奠基者”“法治思想的建立者”“朴素辩证法的提出者”“兼爱非攻的倡导者”,按顺序它们分别应代表( ) A.儒、道、墨、法 B.法、儒、道、墨 C.儒、法、道、墨 D.道、法、墨、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