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现象中不正确的是( ) A.音叉振动时,乒乓球被弹开 B.听到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 C.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音调就越高 D.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
|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三次测得液体的温度分别是32℃、30℃和33℃,则该液体的温度值较准确的是( ) A.32℃ B.30℃ C.33℃ D.31.7℃ |
|
下列做法中减缓蒸发的是( ) A.晾晒衣服时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 B.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四周扫开 C.为保鲜蔬菜,用塑料袋装好后放人冰箱 D.洗头后,用电吹风吹头发 |
|
自然界中经常发生物态变化现象,下列情况中是由于液化引起的是( ) A.河岸边冰雪消融 B.森林里白雾弥漫 C.水结成冰 D.湿衣服上的水变干 |
|
唐朝诗人李益有一首诗叫《喜见外弟弟又言别》,其中描写道:“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从“问姓”中想起初见的“旧容”,可见声音中有一种特征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征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
|
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使我们体会到了(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 |
|
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封闭气体发生热胀冷缩,使水平玻璃管中液柱发生移动,如图所示,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 (1)若周围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______(填“左”、“右”) 移动. (2)为了测量温度,小明决定给它标上刻度,请你帮他完成这个任务,说出一种标刻度的具体方法. |
|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所示).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6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______.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实验中为了能使两种玻璃把玻璃球弹开的距离有较大的差异,请你提出一种可行的实验改进办法:______. |
|||||||||||||||||||||||||||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 (1)在实验中白色硬纸板能显示______,也能方便地测量______. (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__(“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______同一平面内.(填“在”或“不在”) (3)将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
|
如图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实验时,小明应在_____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小明在B蜡烛的上方放一根火柴,火柴_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 (5)图乙是小明同学经过本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接着连接了像与物的对应点,发现连线与镜面是垂直的关系,然后又分别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发现距离相等.请问小明同学能否得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答:______,理由是:______. (6)若现有3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则应该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如果选用另一个,可能出现的情况是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