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中,物质的密度发生变化的是( ) A.一杯水倒掉一半 B.一铁块热胀冷缩 C.一块玻璃打碎了 D.粗铜丝变成细铜丝 |
|
下列方法中,能使铁块质量发生改变的是( ) A.放在火上烤 B.熔成铁水 C.带到月球上去 D.砂轮上磨过之后 |
|
某同学用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7.81cm、17.82cm、17.83cm和17.58cm,其中错误的是( ) A.17.81cm B.17.82cm C.17.83cm D.17.58cm |
|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A.月亮躲进云里 B.太阳从东方升起 C.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 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 |
|
小靖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分别盛有这两种油的杯子一起放入冰箱内降温,她发现两杯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 A.密度 B.沸点 C.凝固点 D.比热容 |
|
上海交大研究团队于2011年初成功研发了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使我国跻身该技术领域国际先进行列.你认为超导材料不适合制作( ) A.电炉丝 B.电动机线圈 C.计算机电子元件 D.输电导线 |
|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
|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如图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如下图所示的(a)、(b)、(c)、(d)四幅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______,其矫正做法是图______. |
|
在利用光具座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某同学只能在光屏下边缘看到一个残缺的像,则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如果不改变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只移动凸透镜,则应将凸透镜向______移动,才能使像移到屏的中央; (2)某同学将烛焰、凸透镜、光屏如图所示放置时,在光屏上恰成一清晰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应在______cm范围,屏上像的性质为______、______的实像. (3)现有甲、乙两个凸透镜,甲的焦距为10cm,乙的焦距为30cm,要在长度为100cm的光具座上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你认为应选______(甲/乙)凸透镜.你的理由是______. |
|
小明在课外用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 (1)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______: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2)小明想研究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此他利用自己的器材反复进行观察、实验,由此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A、像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有关; B、像的大小可能与小孔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接着小明利用上图中的器材进行了实验,其中A是不透明的挡板,中央开有透光的缝隙,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3)分析比较1、2、3(或4、5、6,或7、8、9)三次实验的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是:______. (4)小明在进行实验评价时,发现受所用器材的限制,上述影响像的大小因素还缺少一项,它是______.小明对此因素进行了探究,为此对原有器材进行的改进方案是______,具体探究步骤为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