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 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______移动. (4)要想成放大的虚像,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生活中的______镜就是这一成像特点的应用. |
|
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棋子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甲棋子,都可以使乙棋子与甲棋子的像完全重合.她进一步测量两棋子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如下:
(2)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3)若在实验中,小明无论怎样调节棋子乙,都不能与棋子甲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______. (4)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 |
|||||||||||||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中反射角的度数等于______. (2)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3)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将纸板B向后折,______(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4)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 |
|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发声的物体在______.小华同学用手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声响,第一次轻轻地敲,第二次用力敲,第二次使桌子振动的______(填振幅或频率)大,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大,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
|
完成图中各透镜的光路. |
|
有一束光沿AO射入一个暗盒中的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若要使反射光线从小孔B中射出,可以将平面镜上下左右移动,使移动后的镜面与原镜面平行,试画出此时平面镜放置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
|
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
|
根据入射光线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 |
|
如图所示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 (填“等大”、“缩小”或“放大”)、 (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凹面镜的作用是 ;如果图中h=36cm,则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 .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填降低或升高)凸透镜,并改变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 |
|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通过玻璃缸看到水中一条鱼在A点,而鱼的实际位置在B点,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小明的眼睛应在鱼缸的 (填上或左或右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