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l0年1月15日傍晚,福州市上空出现“带食日落”的日环食奇观,如图所示,一轮“金钩”状的太阳十分壮丽.这个现象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
|
下列能源中,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风能 C.太阳能 D.水的动能 |
|
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cm 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 C.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5g |
|
(1)小明利用图1所示电路来测量“2.5V”的小电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①请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好. ②闭合开关前应先将滑片置于最______端(选填“左或“右”);闭合开关后,通过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时,再______,即可算出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③若合上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则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 (2)小明完成上述实验后,又利用电阻箱、电压表来测定一个未知定值电阻RX的阻值,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R’是电阻箱,R是定值电阻. ①图2中,为测出RX的阻值,闭合开关S后,小明应该先把开关S1接到触点______(选填“1”或“2”),记录电压表的示数U;然后把开关S1接到另一触点,并调节电阻. 箱R’,直到电压表示数也为U,读出此时电阻箱R’的示数(各旋钮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______Ω ②小亮认为若用图1的电路来测RX的阻值与图2的方法相比较,图1有一个最显著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若图2也想具备这个优点,只需更换图2中的一个元件就可以了,如何替换?答:______. |
|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2)小明接着把长方体木块侧放、立放再做了两次实验,他是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是否有关系. |
|||||||||||||
在“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活动中: (1)根据______,我们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 (2)同学们设计了图1、2两个电路,图1电路是为研究电流做功与______的关系.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实验中用到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此研究方法的实验有______ (填序号) A、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B、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C、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D、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
|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当杆杠静止在图1所示的位置时,杆杠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实验前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先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实验中也必须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______. (2)在实验中,用图2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平衡,但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妥当的.这主要是因为______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
|
小明参加物理实践活动时,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小实验,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1)小明对某固体加热,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图象: ①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②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明利用干电池、导线和小磁针还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探究: ①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______. ②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______. |
|
小明用一个凸透镜及相关器材,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小明把蜡烛、凸透镜及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凸透镜向______(选填“上”、“下”、“左”或“右”)调整,这样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______. (2)上述器材经小明正确操作后,调整光屏看到了清晰的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其中实验序号5中像的性质是______. (3)生活中所用投影仪的核心光学器材是凸透镜,表格的5次实验中,第______次像的性质体现了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4)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凸透镜对光能起______(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所以生活中可用它来矫正远视眼.
|
|||||||||||||||||||
电吹风是现代家庭的常用电器.如图甲所示是电吹风的电路原理图,R是电热丝,M是带动风扇转动的电动机,某电吹风的主要技术参数如图乙所示: (1)当只闭合S1时,电吹风工作lmin消耗的电能是多少J? (2)当同时闭合S1、S2时,电吹风工作时通过R的电流为多大? (3)当电吹风吹热风时,1min内电流通过R产生的热量是多少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