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如: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作为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等.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B.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D.用橡胶做汽车轮胎 |
|
如图所示,用铅笔芯做成一个滑动变阻器,移动左端的铜环可以改变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开关闭合后,铜环从A端向B端滑动,电压表示数和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B.电压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C.电压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D.电压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
|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天,教室窗玻璃的外表面会出现很多的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中“香满衣”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吸热凝华形成的 D.利用冰熔化吸热来冷藏食物时,应该把冰块放在食物的下方,这样冷藏的效果好 |
|
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
|
以下说法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在青藏高原上烧开水,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B.人步行的速度是5m/s C.一只鸡蛋的质量是50g D.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1A |
|
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R1 和R2中的某个电阻其“I-U”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 求: (1)电源电压; (2)定值电阻R1的阻值; (3)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变化范围; (4)在图乙中,作出另一个电阻的“I-U”关系图线. |
|
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提升物体,忽略绳重及摩擦,物重200N,物体被提升2m,绳头自由端施加的拉力为150N,求W有用、W额外. |
|
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只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选填“左”或“右”),若仍不能平衡,再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选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______kg/m3. (4)实验中,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现请你帮她想办法测出小矿石的体积,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
|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2)实验过程中,用黑纸将凸透镜遮掉一半,像的形状______(填“变”或“不变”),但像的亮度将______(填“变亮”或“变暗”). (3)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的像,则此像的性质是______. (4)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可判断出此凸透镜的焦距大致在______范围之内. |
|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丽同学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OF面绕法线ON缓慢向后旋转,在白纸板上居然观察不到反射光线;再把白色硬纸板OF面绕法线ON缓慢向前旋转到适当位置,白纸板上又出现了反射光线. (1)小丽针对这一现象,经过思考,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1:只有当OF面跟OE面处在同一平面内才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即反射光线一定跟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猜想2:OF面上出现反射光线未必要跟OE面处在同一平面.究竟是哪一种猜想正确呢?小丽进行了三次实验:让一束光按图乙所示射向平面镜,并将实验的有关现象记录如下表所示.
(2)请帮小丽从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中归纳出两条有关光反射的规律:①______;②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