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语文版中小学教材大变样

变脸

近日,语文出版社正式发布了语文版义务教育修订教材。至此,这套已经使用了15年的的语文教科书终于“变险”。该套修订教材共计十八册,将于今年秋季在浙江、湖南等省份试用。其中约40%的课程内容己经替换,而教材内容总量也减少了15%左右。新教材的主要导向是引导学生注重语言文字运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文)等,较之前实验版教材合理很多。

释疑

更换40%左右的内容是什么?   

新教材大幅增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比重,七至九年级相关课文占全部课文的40%左右,每册安排两个单元的古诗文。同时,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基本都有所改动,练习设计力求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另外,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写作等栏目大部分的内容都进行了修改。    增至50%以上的语言文字应用题是什么样?   

据教材编辑主任郑伟钟介绍,实验版教材理解课文内容的题目比较多。修订版教材更强调语言文字的应用,课文理解的题目一般放到了一道题里面,补充的题日一般是从词句运用、语法、修辞、表达方法、语言逻辑上出题。其中,用语文来说现象,分析、解释各种问题的语言文宇运用题占到总题量的50%以上。

                                      

郑伟钟表示,课文数量减少15%左右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实验版教材在使用时,许多老师反映学生学习任务比较重,需要减负;教育部在教材修订前也强调要把“减负提质”作为本次教材修订的原则。所以要删减教材,把非语文的或者说语文学习价值低下的内容筛选出去。另一方面旨在让学生能有更多的空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

声音

新教材解决了长期困扰老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有用;语文出版社的编辑在教参和教辅中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能够激发师生教学兴趣的优质资源,实用。特别是这套教材增加了很多古诗文经典篇目,有助于培养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湖北省仙桃市教科院教研员向爱平

                                                        ( 来源:《新京报》 )

1.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语文版义务教育修订教材将于今年秋季在浙江、湖南等省份试用,主要导向是引导学生注重语言文字运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B. 修订版教材更强调语言文字的应用,一般是从词句运用、语法、修辞、表达方法、语言逻辑上出题,占课后练习题总量的50%。

C. 把非语文的或语文学习价值低下的内容筛选出去,一方面是为了“减负提质”,另一方面旨在让学生能有更多的空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2.仿照上文,在文段画横线处加一句恰当的话,提示下一段的主要内容。

3.根据上述材料,分条概述修订之前实验版教材的不合理之处。

4.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本张试卷四个大题(语文知识积累、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运用)中所设置的相关考查内容是否符合新教材修订的导向。

 

现代文阅读

在国外唱《我的祖国》叶公觉

①我的儿子是一位新生代的骄子,他热衷于港台歌星们唱的歌曲。对我来说这些歌曲旋律夸张别扭,一点也不好听,有的甚至像说话一样,毫无音乐性,但儿子喜欢。我一向对他喜爱的歌不以为然。

②自从儿子出国以后,我发现他的爱好有了改变。从他发来的电子邮件中知道,他开始喜爱中国的山水画,常从网上下载反映祖国风貌的图片,而且也喜欢起一些老歌来,其中一首就是《我的祖国》。儿子在电子邮件中高兴地告诉我,他如今是每天口不离这首歌,越唱越觉得祖国家乡的可爱。

③我从小学时代起,就唱“一条大河波浪宽”,但当初注重的是歌声的优美、旋律的舒展,对于歌词所描写的祖国的形象反而没有注意,大概因为一直生活在很小的范国内,对祖国的含义缺乏深切的理解吧?而今我的儿子在异国他乡歌唱《我的祖国》,应该有更深一层的感受。   

④我和《我的祖国》的词作者乔羽先生有过一面之缘,那年他来我居住的城市采风,我陪同他,与他同行的还有石祥、凯传。后来他还给我写过信,用毛笔写的,很潇洒的笔迹,我至今珍藏着。他待人很热情真诚。《我的祖国》是他给电影《上甘岭》写的插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美景,仿佛就是描写我的家乡一一江南风光。“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写出了中国人民既好客又嫉恶如仇的民族性格。这首歌传唱不衰,总是有它的道理的。如今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我的一向不爱好老歌的儿子,也热爱起这首老歌来,可见它的魅力非凡。   

⑤后来我也有机会去国外小住,在别人的国家里,语言又不能相通,每天除了看看华语电视外,只能读中文书聊解寂寞。有时也哼唱起《我的祖国》这首歌来。   

⑥有一次华人聚会,会后有精彩的文娱演出,其中第一个节目就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唱的《我的祖国》,那身穿鲜艳丝绸中国服装的女留学生一开口就像郭兰英当年唱的那样声情并茂:“一条大河波浪宽……”台下的人们似乎迫不及待地附和着唱起来:“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我的声音颤抖着也跟唱起来:“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阳光……”    

⑦歌声从台上的独唱渐渐变成了全场的合唱,在合唱声中,有鬓发斑白的老学者,有青春年华的留学生,有事业兴旺的企业家,有随夫留洋的伴读夫人,有侨居海外多年的侨界领袖,有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大家似乎忘了各自的身份,都以一个祖国的儿女的同样身份真心实意地唱着这首歌,因为我们有同一个祖国,我们是唱着《我的祖国》成长起来的,歌声中,我想起了童年,想起了故乡,想起了美好祖国的山山水水,我发自内心地深情独白:祖国,我爱你!

                                                     (选自《重庆晚报》有改动)

1.第①段先写儿子热衷于港台歌星们演唱的歌曲,这样写有何作用?

2.文中儿子的爱好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歌声从台上的独唱渐渐变成了全场的合唱”,为什么会这样呢?

4.结合内容,请你分析《我的祖国》传唱不衰的原因。

 

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________ (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_______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2)《苏菲的世界》讲述了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信上只有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从此,神秘而不寻常的来信接踵而至。

(3)(作者)________在《给青年的12封信》中,给我们中学生指点迷津,拨开生命的迷雾,指明了人生的方向。

(4)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这天,有个念书打扮的人来到铺子里,手拿一轴画。外边的题签上写着“大涤子湖天春色图”。  A  看似没看,他知道这题签上无论写嘛,全不算数,真假还得看画。他刷地一拉,疾如闪电,露出半尺画心。这便是  A  出名的“半尺活”,他看画无论大小,只看半尺。是真是假,全拿这半尺画说话,绝不多看一寸一分。

                                          ( 选自冯骥才《俗世奇人》 )

请指出文段中的“A”是谁,并联系全书,说说“A”最后为什么“卷起被服卷儿”离开了古玩行?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属      忘路远近

B. 开朗                屋舍俨

C. 径寸之木            以其境过清

D. 不知有汉              记之而去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2)尔曹身与名俱灭,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蝶恋花》)

(6)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7)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对仗工整,笔力千钧,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离人心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duàn______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好比香料,dǎo_____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lán__________,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màn_______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份情,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文章。记叙真实经历,抒发真情实感。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5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规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名人墙

王伟华

哥已经来弟家三天了。

哥终于支支吾吾,把自己的来意讲明了。

弟是将军,是小清河村里走出去的最能的人,也是乡里有名、县里挂号的人。哥是小清河村村支书,早已退了很多年了。退了的哥偏偏不肯安生,喜欢乱操心,家乡的雨季眼看就要来了,小清河就要变成黄水河。河上无桥,村民出行,村里的孩子们来来回回上学又成了问题。哥在新任村支书面前夸下海口,他去省城找他家老三,一定要把修桥的钱给化来。

哥,不是兄弟我不念乡情,我确实有我的难处。家大业大是不差,可向我伸手的地方也多啊……你也这么大年纪了,回去好好跟嫂子过日子吧,折腾啥呢?你一手能翻了咱那穷窝儿的天么?

弟满脸真诚,说得哥红着脸低了头。

哥走了……

哥没再向弟开过一次口,回家他闷闷地跟新任村支书说:老三有难处,咱不能难为他。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桥,咱自己修吧。

哥带头把自己存的那点儿养老钱全拿出来,又挨家挨户去动员:再苦不能苦孩子啊。那些心下犹豫的村民也就不好再说什么,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小清河上人欢马叫,热腾腾地忙活起来。没有谁号召,顺其自然,哥成了建桥的大总管,从桥体设计到材料的置备,他都一手操管。七十多岁的老头儿了,驮着背,顶着一头白发,在人声喧嚣的工地上,指挥人,指挥车。有爱开玩笑的年轻人从“嗵嗵嗵”的马达声里冲他大喊:大爷,我看您有大将军的风度。

工地上噪音太大,哥听不清,但从对方脸上的表情明白些什么。他咧开嘴,笑得憨,也笑得欢,露出黑黑的空牙洞来,额前的一缕白头发在风里一下一下的翻。

桥修成,一座漂亮又结实的双孔石拱桥,青石桥体,白沙路面,神气地横跨在小清河上,蛮横了多少年的小清河一下子驯顺了,不再张牙舞爪,河水从桥孔下钻过去,柔顺地顺河堤而下。村民们到河对岸去种田,不再用肩挑手提,三轮机动车可以开到家门口,孩子们上学不再用大人护送,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就过了河。村里再没有牲畜掉下河淹死这些让人烦恼的事儿了。

修了一座桥,把哥累得不轻。原来就有病的人,身体越发弱下去。他要拄着拐棍才能从家走到桥上看看。夕光晚照中,村里上空的炊烟袅袅地升上天空。牛羊归圈,孩子放学村民扛着工具慢悠悠回家。满头银发的哥拄着拐棍站在桥头,被西天的云霞镀了一身的金粉,像一尊塑像

大爷爷好啊。

大爷爷好。

……

每一个过路的人,看到桥头上伫立着的哥,都会恭恭敬敬向哥打声招呼。

哥回应着,脸上的笑意久久不去。

哥给弟打电话,说小清河上有桥了,小车可以一直开到家门口。哥想弟了,年纪越大,越是牵念。弟却总是那么忙,今天出差,明天开会,一副日理万机的样子。

哥便不再说什么,叮嘱几句,挂电话。

弟回来时,哥已经缠绵病榻多日。弟不是专程回来看哥的,是回来参加县里的一个活动。县里要树一面名人墙,把全县在全国各地的显要都召集回来,给他们立传扬名,也是对县里的一项宣传。

弟说,这是县里的大事,自己再怎么忙也要回来啊。

是,是该回来。人不能忘本。哥拉着弟的手亲不够。

呵,你以为他妈的他们白请我回来啊,每个人都要带着货回来。一个名字刻上去,二十万。弟还是那气度,当将军当惯了,说起话来。

二十万块?二十万啊……哥脸上的笑容慢慢敛了去,他的肝又开始疼了。疼得他直抽凉气。二十万块,我们乡下人几家一年不吃不喝也攒不够二十万。我们修桥才花了四万多……

花二十万,就为把名字刻到石头里,哥到死也没想明白弟这算的是哪门子账。

(选自《2014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改动)

1.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补充故事情节。

哥找弟筹资修桥,弟①______→哥②______,桥修成→哥牵念弟打电话,弟借口忙未归→弟③______,哥至死不理解弟的心思。

2.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满头银发的哥拄着拐棍站在桥头,被西天的云霞镀了一身的金粉,像一尊塑像。

3.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列语句。

(1)蛮横了多少年的小清河一下子驯顺了,不再张牙舞爪,河水从桥孔下钻过去,柔顺地顺河堤而下。(从修辞方法的角度)

(2)哥脸上的笑容慢慢敛了去,他的肝又开始疼了。疼得他直抽凉气。(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4.下面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是(    )

A. 本文哥哥心地善良,慷慨无私,勇于担当,倍受村民敬重。而弟弟爱慕虚荣,不为乡亲办实事。

B. 文中叙述哥哥和弟弟的不同做法,形成了对比,更凸显文章的主题,使文章更具有讽刺意味。

C. 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记叙了哥哥造桥,弟弟不为乡亲办实事,却入选“名人墙”的故事。

D. 文中着力描写了新建的桥的美观和实用,侧面体现了哥哥的不图名利、心地善良。

5.阅读本文句子和链接文字,分析它们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点及作用的不同点。

本文:夕光晚照中,村里上空的炊烟袅袅地升上天空。牛羊归圈,孩子放学村民扛着工具慢悠悠回家。

链接: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孔乙己》)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谈热忱

①明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自幼喜爱寻幽探奇。他一生遍访名山大川,其间虽屡历险境,九死一生,却始终对自己钟爱的事业充满着热忱,最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有着热忱情感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②热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热爱某项事业或工作的一种执着的感情,它能给一个人强大的力量。

③一个充满热忱的人能收获更大的成果。众所周知,一个人在某个方面投入得越多,那么他在这方面收获成果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对于一个热忱的人来说,他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够有满腔热情,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美国前总统卡特年轻时曾在海军服役。有一次他与海曼·里科弗将军谈话后发现自己在时事、文学、海军战术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此后,他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竭尽全力将自身蕴藏的潜力和创造力发挥出来,不但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海军军官,而且最终成为美国最高领导人。

④一个充满热忱的人能战胜各种困难。热忱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能够让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获得精神层面的一些支持,让你能够以苦为乐,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那些困难,从而克服那些困难,最终获得成功。居里夫人提取镭时,提取设备极其简陋,每天的工作单调乏味,但对科学研究的热忱使她乐在其中,最终她成功地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陈景润在对哥德巴赫猜想进行证明时,每天只能呆在狭小的屋子里,用手中的笔不停地在草纸上演算,但对数学的满腔热忱,让他感受不到外界环境的恶劣、自身工作的枯燥。常人无法忍受,他却乐此不疲,终于成功地摘下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成功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只有怀揣满腔热忱,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⑤那么,如何才能对一件事产生热忱呢?

⑥只有充满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出热忱。比如,在解一道很复杂的数学题时,如果没有兴趣,就不会认认真真地去解答这道题目了;但是,如果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从解答数学题中得到很多乐趣,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失去了兴趣,想把一件事做好是不可想象的。

⑦只有充满进取的欲望,才能激发出热忱,面对同一件事,如果你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做成某事”,那么就会抛弃一切杂念,全力将这件事办好;但是,如果你对自己说“这件事先试一试吧”,那么就可能对这件事有所保留,从而会减弱你的热忱程度。

⑧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不想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就要选择一个能够激发自己热忱的事业,让我们充满热忱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事业上的成功。

(原文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说说文章第①段有哪些作用?

3.第④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4.若在选文第④段横线处填写一个事实论据,下面的两个例子哪一个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A音乐家冼星海在延安时,没有钢琴供他练奏,可对音乐满怀热忱的他,以乐观的心态,用碗、碟、盆、罐等替代钢琴,经过长期酝酿,终于创作出了史诗般的作品——《黄河大合唱》。

B周恩来总理从少年时期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抱定了救国救民的信念,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伟大的革命事业当中,最终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晋永嘉中,有天竺胡人,来渡江南。其人有数术,所在人士聚观。

其续断,取绢布,与人各执一头,对翦,中断之。已而取两断合,视绢布,还连续无异故体。时人多疑以为幻,阴乃试之,真断绢也。

其吐火,先有药在器中,取火一片,与黍糖合之,再三吹呼,已而张口,火满口中,因就爇取以炊,则火也。又取书纸及绳缕之属投火中,众共视之,见其烧爇了尽乃拨灰中,举而出之,故向物也。

(选自干宝《搜神记·卷二》)

【注释】①永嘉: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②天竺:古印度的别称。胡人:泛指外国人。③术:魔术。④翦:同“剪”。⑤黍糖:黍制成的糖,饴糖一类。⑥爇(ruò):点燃。⑦了尽:尽了,完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与人各一头________

(2)还连续无异________

(3)乃试之________

(4)故物也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因就爇取

A. 虽乘奔御风不疾也。(《三峡》)

B. 乃悟前狼假寐,盖诱敌。(《狼》)

C. 策之不其道。(《马说》)

D. 船载入。(《黔之驴》)

3.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标两处)

时 人 多 疑 以 为 幻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又取书纸及绳缕之属投火中。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5.请说说文中画线句与《口技》中“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如故”相同的表达效果。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0080/24158) 首页 上一页 10075 10076 10077 10078 10079 10080 10081 10082 10083 10084 1008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