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一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复行十步/甫行

B. 屋舍俨/又有树数株郁郁

C. 顾而慕之/其,则熙熙而乐。

D. 仿佛有光/言之,貌甚戚者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限两处)

而  妇  人  汲  井  且  浣  衣

3.翻译下列句子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黄发垂髫,并然自乐。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1.诗中将无形的愁思具体化,并表现出愁思很多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___

2.作者埋怨船“不管烟波与风雨”都要出发,“烟波与风雨”既指自然的现象,也指__________

 

根据提示默写。

①《陋室铭》中写“陋室”主人交往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白《把酒问月》中表现自然漫长、稳定,人世短暂、多变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课文填空

①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中秋》)

②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____。(王维《鸟鸣涧》)

③香雾云鬓湿,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

④今操已拥百万之众,_________________,此诚不可与争锋。(司马光《隆中对》)

 

默写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父》一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以“生活,因       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叙事具体、生动。(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太阳和霓虹灯

①这是我们来到北京的第二天,这一天的任务是采访三位文化艺术界名人。

②早晨,我们先来到一位著名女演员家里。用北京人的土话说,这位“大腕”现在正“火”。从见面到讲述完自己的奋斗经历,她的眼神一直是冷漠孤傲的。讲述完毕,“大腕”严肃地说:“你们的文章写好以后一定要让我过目。”快出门的时候,她又叮嘱我们:“如果没有把握写好的话,我可以为你们推荐作者。”我们谢绝了她的好意。

③第二个采访对象是某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见面地点定在京广大厦,这是主持人要求的。从顶层临窗的位置往下看,大街上的人如蚂蚁一样渺小,马上使人产生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主持人也的确给这种环境争气,不时打着标准的领袖手势,言语间也常常引经据典。他偶尔也有卡壳的时候,说出文章中的一句甚至半句话后愣怔片刻,然后一挥手说:“你们回去再查吧,这么简单的东西还用从头到尾说完吗?”这使我们对他的“敬仰”又增加了一分。

④来到季羡林老人家里已经是傍晚了。秘书出来挡驾,为难地说,老人今天接待过几个外国代表团了,最好明天再来吧。我们的日程安排得很紧、明明知道老人很累,依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秘书进去请示,老人竟答应了。秘书把时间限定为20分钟。

⑤老人的相貌、衣着和我们想像的竟非常吻合,这可能因为那个真实的故事:几年前一个新生入学,看见路边一个淳朴得像农民一样的老者,以为是工友,便让老人帮他看管一大堆行李。这位老人欣然同意,并尽职看管达半个小时之久。几天以后,北京大学举行新生入学典礼,这个学生惊讶地发现,坐在主席台正中的,被介绍为北京大学副校长的,正是那天为自己看管行李的老者。

⑥来之前就听说老人有两套房子,我们展开俗人的想像后,非常羡慕。但看了才知道,室内空间大部分被书占据着,而供老人活动的空间极小。老式家具,陈设简单、朴素。

⑦虽然某些问题问得幼稚,但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们每提出一个问题,老人都要思考片刻,有两次竟手抚额头陷入长时间思考。老人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便是认真思考。这可能已经成为老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由此可以看出老人的两种美德:一、尊重知识。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说半句空”。二、尊重别人。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我的自知之明有些过了头。”

⑧一个多小时眨眼之间就过去了。采访结束,老人一直把我们送到门口一一握手告别。

1.加点词“引经据典”的意思是?在这儿可表现出这个主持人什么特点?

2.划线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此句的作用是什么?

3.第5段记叙季先生为新生照顾行李的事情,从记叙的顺序看,是什么记叙方式?从这件事中可看出季先生有什么样的作风和品质?

4.标题中的两种事物各暗示了文中什么样的人?

5.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看待像文中的演员、主持人一类的名人。

6.在你所了解的杰出人物中,还有没有像季羡林先生这样的人?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文言文阅读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mèi行:在黑暗中行走。

1.解释加点词:

(1)即刮目相待。(2)鲁肃过寻阳。(3)恐已矣。(4)盲臣敢戏君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

4.孙权让吕蒙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请你谈谈对这种学习方法的看法。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个枝子,散散落落地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她们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1.在原文中用横线划出暗示爸爸即将去世的句子。

2.选文末尾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结尾“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包含什么深刻含义?

4.成长中的你,对于长大怀有的是向往之情还是惧怕之心呢?并说说理由。

 

下图是2001年3月份公布的国家节水标志(圆形底色为绿色),请你先对图做说明,再写出这一标志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0432/24158) 首页 上一页 10427 10428 10429 10430 10431 10432 10433 10434 10435 10436 1043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