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dié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危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概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牛,声震天地。

闻一多先生,是越的学者,热情澎pài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根据拼音写汉字。

dié:__________           pài:________

给加点字注音。

斗:__________              卓:__________  

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吗

2016年7月14日,美国众议院以306票对117票通过一部要求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的法案。该法案规定,商家可自主选择标识形式,使用文字、符号或用智能手机读取的二维码都可以,这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将有权知道他们的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根据该法案,美国农业部将在两年时间内制定具体的标识方案,并出台相关执法程序等。美国政府此前并不要求强制标识,理由是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

那么,转基因食品该不该强制标识呢?

正方:转基因食品至少跟传统食品一样安全。科学家培育转基因作物时,能确切知道转过去的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这样就能知道转基因作物同传统作物在成分上是否有本质区别,有哪些不同的成分。而用传统育种方法将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我们对杂交出来的作物基因信息基本上是茫然无知的,无法预知其可能的风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有更大的把握。目前,被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检验,在安全性上是不用担心的。由于检测成本所限,传统食品反而做不到这一点。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有何必要?

反方:有两种亲本存在,大自然理论上也可以自行产生出它们的杂交品种,人工杂交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但转基因可不一样,在自然演化下,一个物种的基因自行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上,概率接近于零。人类这是在人工制造出新的物种,本身就蕴含着新的风险。一个基因很可能有多个功能,在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时,科学家很可能只了解其部分功能,这意味着不可预知的风险。在这个意义上,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真的实质等同、一样安全吗?能给将来一切可能的转基因食品背书吗?对批准的转基因食品进行强制标识,恰是一种对科学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是尊重消费者知情权的体现。

正方:转基因作物当然有风险,就像传统作物有风险一样,关键在于,转基因作物的风险是否显著大于传统作物?如果不是,凭什么把转基因食品单独拉出来强制标识?

由于一些人对转基因技术的妖魔化,部分民众对转基因食品存在没有根据的恐慌与负面评价。如果强制标识,会强化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印象。因此必须反对强制标识。还应该把“转基因农业”改名为“精准农业”,以弱化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印象,增加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度。

反方:公众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有疑虑,不是很正常的吗?在某种意义上,转基因作物是新创造出来的物种,人们不随随便便接受一种新物种为食物,恰恰是刻在基因上的自我保护本能在起作用,也是一种合适的慎重态度。以为改称“精准农业”就能消除这种疑虑,太天真了吧?在强制标识之后,认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人,可以选择吃;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有疑虑的人,现在可以选择不吃,将来观念改变了也可以选择吃。两不干扰,有何不可?

正方:强制标识会抬高转基因食品的价格,对穷人不利。强制标识不仅是标注一行字或一个符号,还需要检测,实施起来成本太大。因为一种食品往往包含多种成分,逐一检测是否转基因,一次检测就是一大笔费用。如果消费者愿意对非转基因食品支付溢价,厂家会主动标识“非转基因”投其所好。

反方:如果你生产的食品某些成分的原料是转基因作物,你会不知道?标注一下有多大成本?至于检测,也不是那回事。监管机构可以通过抽样检测来确认商家有没有在标注上作假,检测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例是微不足道的。

(选自《南方周末·第一争议》2016年07月26日)

1.“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吗”这一争议是由什么新闻事件引发的?正反双方从哪三个方面展开辩论?请简要概括,完成提纲,不要求字数一致。

2.选出下列表述与材料相符的一项(  )

A. 正方认为,一般来说,传统育种方法杂交出来的作物的基因信息是没法辨别的,而转基因作物的基因信息是可以确切知道的。

B. 反方认为转基因就是一个物种的基因在自然演化下自行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上。

C. 正方认为“转基因农业”改名“精准农业”能消除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

D. 反方认为强制标识不会抬高转基因食品的价格。

3.辩论需要一定的语言技巧。以下面的句子为例,分析双方多次使用反问的表达效果。

在这个意义上,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真的实质等同、一样安全吗?

4.结合上面辩论中的相关言论,分析产生下面实验结果的原因。

美国科斯坦尼格罗教授用实质相同的苹果对消费者进行了对比实验:

试验一:在标识“非转基因”的苹果和无标识的苹果中,人们愿意多付38.6%的钱购买非转基因苹果。

试验二:在强制标识“转基因”的苹果和无标识的苹果中,人们愿意多付94.2%的钱购买无标识苹果。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节选自《最后一次讲演》)

1.选文中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

2.为了证明观点,闻一多从正、反两方面举了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是什么?

3.试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如果请你在演讲比赛中朗读《最后一次讲演》,你认为应该表现出这篇演讲词的什么特色?

 

“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在初中生活里,你一定学会了一些阅读积累的方法。从下列名言中任选一句进行积累,并说明理由,不得少于100字。

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②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③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④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我选择第____句,理由: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

B. 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C. 所以有人讲:“前两天电视上又看到你了。”我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

D. 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________气质。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_________,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_________。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

A. 高雅  淡然  平静    B. 高贵  淡泊  平静

C. 高贵  淡然  平和    D. 高雅  淡泊  平和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雄辩  强词夺理  挑拔离间  分崩离析

B. 彷惶  阳奉阴违  论资排辈  袖手旁观

C. 阻碍  相辅相成  格物致知  招摇撞骗

D. 捡讨  自圆其说  出类拔萃  不修边幅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liè)   蛮(hènɡ)   事(yì)    锁(jiā)

B. (xuē)   辩(jiǎo)   切(tiē)   劣(zhuó)

C. (miè)   击(chuí)   目(dǔ)    赋(yǔ)

D. 落(duò)   失(sànɡ)   浩(jié)   褓(qiǎnɡ)

 

按要求作文

前南非总统、南非国父曼德拉曾被关压27年,受尽虐待。他就任总统时,邀请了三名曾虐待过他的看守到场。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的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

请以“把            留在身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天寒又见梅花开

①也许是受古代文人的影响,我一直喜欢顶霜傲雪的梅花。

②进入腊月,天寒地冻。太阳挂在空中,很明艳,却总好像放不出一点热量的光芒。一排排落尽树叶的杨树树梢吱吱地奏着寒冷的冬曲,更加衬托出寒彻刺骨。街上行人渐稀,都给寒冷的北风逼仄到温室里去了,只剩下一天一地的寒潮。这时日,一场大雪铺天盖地的降临,那真是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天寒又见梅花开。我家室内阳台上的那株腊梅又开花了。正所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寒舍内腊梅花瓣纷纷扬扬张着,俨然薄薄的红唇,有些不胜娇羞的样子,抿着嘴,红着脸,各尽其志,散发着馨香。深吸一口,就吸进了梅花诗意盎然的气息。

③到过广州南雄梅岭的游客或许知道,在梅关古道南坡的“半山亭”旁,安放着一块勒石.上面镌刻着何香凝的一首《咏梅》诗:“南国有高枝,先开岭上梅。临风高挺立,不畏雪霜吹。”初绽的梅花让何香凝想到北伐战争的艰难曲折和革命志士的坚定的革命精神。1926年12月7日,何香凝来到广东大余县时,正值冬日,梅岭为大雪覆盖,只有红白的梅花盛开,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了何香凝,以致她在岭下等船时,又独自返回梅岭观赏。梅花傲立雪中,悄然开放,何香凝感慨无限,赋诗一首《重游大庾岭》:“十月重观岭上梅,黄花笑雪傲霜开。梅兰菊竹同时会,羡煞庾山独占魁。”表达了自己相信革命终有一天要胜利的信念。

④见过梅花绚丽灿烂之后,会让人放下那些沉重的心事。“飘零到此成何事,结得梅花一笑缘。”感受了梅花的孤清高洁,见过梅花报春而后隐去,这些,与人的品性如此相融,一切的疲惫、烦忧、离愁都暂时隐退,心里盈满的就会是春的消息。梅开与不开,也总会让    人生发缤纷的联想。“乱写梅花纵复横,千株万株虬如铁。”这是当年武将彭玉麟看梅的感    觉。“霜月正高花下饮,酒阑长啸过梅关。”陈元晋对月饮酒后,酒壶一甩,吼着嗓子走向了梅关,这是文人的感觉。清代著名词学家张惠言的《水调歌头》(五首之一):“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香雪”,指梅花,他说我有江南的铁笛,我要靠近一枝香雪的梅花,而且要“吹彻玉城霞”,使我的笛声一直飘到天上,飘到“玉城”的云霞之中。张惠言说,因为我受了感动,所以我要让铁笛声音一直传到天上的玉城,让那玉城上的云霞都受到感动,这是多么美好的理想啊!

⑤我赞美梅花,我崇尚梅花高洁的品格。由此,我联想起一位同学向我讲述他单位一位女同事孝敬公婆的感人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叫王梅,在高密一家金融部门工作。一听她的名字,就让人想到梅花,她的人品犹如梅花。那是去年冬天梅花盛开的时节,她的年已80岁的婆婆因摔倒跌成重伤造成骨折,卧床不起,需要照顾。她的85岁的公公因腹部主动脉血管瘤,亟需手术治疗。这当儿,工作上一向要强的王梅,一边劝身体还在养病的丈夫,一边联系潍坊人民医院需手术治疗的大夫。等到潍坊人民医院进行手术,已是腊月二十三小年了,公公作为85岁高龄虽然手术成功,但身体极度虚弱。三天后,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公公拉尿在床,都由她一个人收拾,不明内情的病人家属夸这位老人有个“好闺女”!过年回家后,需要24小时轮流看护,这副重担又几乎全部落在了这位柔弱的女子身上。俗话说: “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对王梅来说,“公婆就是俺爹娘”。在她看来,“照顾好公婆,才是俺做儿媳的本分呢!”有同事这样赞美她道:“王梅心中有大爱,困难面前不言败;伊人心中有大德,绚丽梅花朵朵开!”

⑥别样梅花别样情。辗转斗室,静观梅花,无言诉说着倾慕,尽情享受着心灵的纯净安然。此情此景,我的心中充满了浓浓的春意。

1.文章以“天寒又见梅花开”为题,有什么好处?

2.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1)赏析文中第②段画线文字的妙处。

寒舍内腊梅花瓣纷纷扬扬张着,俨然薄薄的红唇,有些不胜娇羞的样子,抿着嘴,红着脸,各尽其志,散发着馨香。

(2)第③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3.从第④段看,梅花在精神上给人哪些影响?

4.本文第⑤段和链接材料都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它们各自在文中的表  达效果。

    【链接材料】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它们都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

    本文第⑤段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链接材料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0709/24158) 首页 上一页 10704 10705 10706 10707 10708 10709 10710 10711 10712 10713 1071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