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塞下曲》)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⑤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⑧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
|
|
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 我静静听着头顶上的雨滴声,我悟到了雨的精suǐ(________),仿佛饮了仙露,吸了琼浆(_____)般飘飘欲仙。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有时柔曼(______)如提琴,有时浑厚如黄钟,这令我浮想联piān(______),不能自己,心花怒放,风生笔底。
|
|
作文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花儿是泥土的微笑。”在大千世界中,每一个生命,每一种体悟,每一段时光,甚或每一次破茧而出、痛并快乐的经历,都值得我们以微笑迎接,以微笑倾听,以微笑包容,以微笑纪念和珍藏…… 请以“以微笑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书写工整,不少于65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
|
阅读江志强的《班主任“老牛”》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二十年前,我读初三,老牛是班主任。那时,他不到三十岁。我们喊他“牛老师”,他不乐意,硬让我们叫他“老牛”。 ②学校地处深山,师资力量十分薄弱。一个老师经常带好几个班,或者至少教两门课。老牛呢,更特殊,不但教语文,也教历史,还教体育。还有更绝的:物理老师病了,他教物理;英语老师生孩子了,他教英语;化学老师在家伺候公婆,他教化学……总之,不管哪门课,他都敢讲,而且讲得很好。后来,我们明白了,老牛当年高考时,总分693分,说其“全能”,毫不为过。 ③老牛经常开玩笑:“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但俺老牛不一样,权力太大啦!”很多时候,一节课刚讲了二十分钟,老牛突然拿起教鞭,“啪”地拍了讲桌,行使权力:“换课!收起语文,拿出英语!”不等我们喘口气,老牛已迅速进入了讲课状态,他那流畅的口语,标准的发音,让我们叹服不止。 ④时间一长,我们逐渐适应了老牛的讲课方式。想跟着老牛“混”,就得快,除了快,还是快,慢了根本不行。有一回,当老牛宣布换课,成绩最好的李昆站起来说:“老牛,别讲了,我们受够了。” ⑤“受够了?”老牛放下书,环视全班:“还有谁受够了?” ⑥ 话一出口,全班学生统统举起手来。 ⑦老牛不恼,哈哈大笑:“谁要是敢说没受够,那就是虚伪!” ⑧说罢,老牛宣布下课,带领大家到田野里狂玩。一玩,就是一个下午,打酸枣,够核桃,摘柿子,烤玉米棒子,烧土豆,男女同学都吃得肚子鼓鼓,心满意足。这时,老牛宣布:“请李昆同学给大家唱首歌,鼓掌,欢迎!” ⑨田野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李昆用那副公鸡般的嗓子,吼起一首歌,大家笑得前仰后合。老牛呢,也不闲着,围着李昆跳起舞来,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⑩毕业时,我们劝老牛:“凭你之才,在穷山沟太憋屈了,收入也可怜,不想调回城里?” ⑪“牛,只有在山里才能生存啊!”老牛意味深长地说。 ⑫今年教师节前夕,我们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举行“毕业二十年聚会”。一见老牛,都掉泪了。他还不到五十岁,竟满头白发,腰也弯了,眼也花了,还患有静脉曲张。 ⑬一打听,明白了,老牛这些年,年年都带毕业班,太操心了。所幸的是,去年学校作了调整,老牛只带一个班,只讲一门课,总算压力小了。 ⑭李昆在省城工作,朋友多,当场就要给有关部门打电话,给老牛调工作。老牛却拦住了:“认我老牛的话,就别打这个电话,打了也没用,我不走!” ⑮“老牛,你这是何苦啊……”我们泪流满面。 (摘自《特别文摘》2015年A版11期) 1.结合全文内容,分点概括出“班主任老牛”的“牛”的具体表现。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④段中,有一回,当老牛宣布换课,成绩最好的李昆站起来说:“老牛,别讲了,我们受够了。”“受够了”表现出学生对老牛上课方式的厌恶。 B. 第⑧段描写了课外老牛带领学生一起野外狂玩的场景,展现了融洽的师生关系。 C. 文中“他还不到五十岁,竟满头白发,腰也弯了”,通过外貌描写,刻画出老牛因为生活贫苦而过早衰老的形象。 D. 老牛最终拒绝学生为他调工作仅仅是因为他早已习惯了乡村生活,不想去城市生活。 3.根据要求解答下列两小题。 (1)请联系具体语境,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想跟着老牛“混”,就得快,除了快,还是快,慢了根本不行。 (2)简要分析第⑪段中“牛,只有在山里才能生存啊!”一句的深层含义。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 【链接】“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现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背影》 本文第⑮段中的画线句子与链接材料中都描写了“泪”,请分析其在情感和用意上有何异同?
|
|
阅读张抗抗《窗前的树》,完成后面小题。 ①我家窗前有一棵树,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 ②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发出米粒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身子为之一震,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③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 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轻松。 ④夏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树身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⑤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树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⑥洋槐伴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是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他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一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样的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来。 ⑦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叉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叉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飞到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⑧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 2.自选角度赏析下列语句。 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3.从洋槐的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树的家族较大,说说你最敬佩的树以及理由。
|
|
阅读崔仁哲的《饭碗决定饭量》(有改动)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法国的超市里,酸奶的容量一般为125克;美国的超市中,酸奶的容量大多是227克。决定食物摄取量的因素很简单,也十分重要,它就是包装的容量。也就是说,饭碗的大小,决定人食物摄取量的多少。 ②事实上,人使用大碗吃饭时,饭量会较使用小碗时有所增加。美国心理学家保罗·罗津发现,食物基本单位的大小,是决定食物摄取量的重要因素。罗津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一家公司进行实验。在大厅中,他们准备了一些糖果,告知公司员工可以随意享用。第一天,研究人员准备了80粒小糖果,每粒重3克。翌日,他们将摆放的糖果数量减少到20粒,但是,重量增加到每粒12克。然后,他们每日下午前来统计所食糖果数量。实验结果显示,研究人员将12克的糖果摆入大厅后,职员们摄入的糖果量相对更多了。 ③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或许是一种巧合。研究人员在美国一所高级公寓中,以相同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实验。他们在公寓大厅放置了装满巧克力的容器及勺子,过往居民可以随意取用。第一天,研究人员在容器中摆放的是小勺,次日换成放大4倍的大勺。每天下午,他们都会统计巧克力的剩余量。结果不出研究人员所料,更换大勺以后,过往居民吃下了更多的巧克力。可以断定,人类的饮食量并不是完全由食欲决定的,还取决于容器的大小,因为“碗”的大小影响了人的心态。 ④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基本单位量认定为“最标准的平均量”。当碗较大时,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内疚心理,认为吃不完是浪费,在内疚心理的驱使下,他们会尽量扩充自己的食量;当碗较小时,人们虽然想吃,但会担心“我是不是吃得太多了”“会不会有人笑话我”,在这种不安感的作用下,他们的摄入量相对要少很多。事实上,并没有人强迫他们产生这种想法,只是摆放在眼前的碗的大小,影响了他们的认识,使他们认定,“这个量就是标准”。 ⑤韩国首尔医科大学刘太宇教授建议,不要区分食物种类,一定只吃一半的量。怎样才能控制自己只吃一半呢?”答案非常简单,将所有的碗,一律换成容量减半的小碗。 1.第①段和第②③两段都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它们的作用相同吗?为什么? 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可以断定,人类的饮食量并不是完全由食欲决定的,还取决于容器的大小,因为‘碗’的大小影响了人的心态。”句中的加点词可以删去,删去后句意不变。 (2)“当碗较大时,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内疚心理,认为吃不完是浪费,在内疚心理的驱使下,他们会尽量扩充自己的食量。”句中“尽量”一词,准确地说明了“他们”饥饿的程度及其饭量之大。 3.你同意“饭碗决定饭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
|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鲁昭公弃国走齐,齐公问焉,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①?奚②道至于此乎?”昭公对曰:“吾少之时人多爱我者吾体不能亲;人多谏我者,吾志不能用;好则内无拂③而外无辅,辅拂无一人,谄谀我者甚众。譬之犹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叶,秋风一至,根且拔矣。”景公辩④其言,以语晏子,曰:“使是人反其国,岂不为古之贤君乎?”晏子对曰:“不然。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贤,溺者不问坠,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晏子春秋》) 【注释】①蚤:通“早”。②奚:为什么。③拂:同“弼”,辅助。④辩:分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昭公弃国走齐(_______) (2)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_______) (3)景公辩其言,以语晏子(_______) (4)虽速亦无及已(_______) 2.选出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A. 君何年之少 B.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C. 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D. 岂不为古之贤君乎 3.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吾少之时人多爱我者吾体不能亲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使是人反其国,岂不为古之贤君乎? 5.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析晏子的语言技巧及其效果。
|
|
阅读权德舆的《月夜江行》,完成后面小题。 月夜江行 权德舆 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 1.下列诗中的月亮与本诗“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中的“月“所寄托的情感相同的一项是( ) 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B.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C.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D.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首联展现的画面。 3.诗人炼字匠心独运,准确传神。试分析“寂寥寒江深”中“深”字的独特内涵。
|
|
专题和综合实践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生活,某中学将开展以“传统文化,你我共享”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1)【魅力汉字】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 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并总结出汉字从早期甲骨文到简体楷书的演变规律。 演变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传统文化】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①松间鸣好鸟 ②鸟鸣山更幽 ③泉和万籁声 ④风定花犹落 ⑤窗外见南山 上联:____①____ ,下联:__________; 上联: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 (3)【众说纷纭】最近,某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对于小明的表现,作为他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名著阅读 (1)①朱赫来一边想事情,一边把短烟斗从嘴里抽出来,小心地用手指按一按里面的烟灰。烟斗灭了。 …… ②省党委的会议已经开了将近两个钟头。那秃头的家伙是铁路林木委员会的主席。 ③他用敏捷的手指头翻弄着一叠文件,高谈阔论地说:“……大家看,就是这些客观原因使得省委和铁路管理局的决议不可能实现。我再说一遍,甚至再过一个月,我们也还是不能供应比四百立方米更多的木材……” …… ④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行列。 选文①②③节选自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第二部第2章。此章节写的是叛乱平息后,朱赫来等人此时不得不面对的另一种艰难处境:____________________。选文④中说保尔“选择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书中的故事取材于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亲身经历,这部人物传记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B.《筑路》这一节中描绘出秋雨、泥泞、萧瑟、寒冷的环境,既突出了劳动环境的恶劣,也反衬出筑路者们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生命的意义》这一节,写了保尔在大病初愈后,仍然坚持来到烈士陵园,缅怀逝去的战友,在沉思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D.作品刻画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全书洋溢着共产主义的理想和激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