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学》作者彭端淑,唐代人,本文选自《白鹤堂文集》,原题“为学一首示子侄”。 B. 《木兰诗》是一首乐府民歌,作者是宋代的郭茂倩,选自《乐府诗集》。 C.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诗集,作者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D.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宋代王安石,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
|
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 B. 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 C. 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 D. 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铁路总公司在开会讨论,决定将高铁的运行时速恢复到最初设计的350公里/小时。 B. 发生在法国巴黎市中心的连环恐怖袭击事件,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无比谴责与强烈愤怒。 C. 人民币将作为第五种货币,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一起构成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D. 市委宣传部决定,在国家公祭日前后,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教育。
|
|
阅读语段,按要求作答。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唯恐宝藏丢失①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②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⑴解释词语: 得失之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补全标点:①_______②_______
|
|
选出书写全对的一项( ) A. 犀利 撷取 安恬 茫然若失 B. 沉淀 澎拜 栅栏 诗意盎然 C. 祈祷 澜语 蹂躏 获益匪浅 D. 骊歌 菜畦 默契 问心无瑰
|
|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群山万hè(______________) 亘古(______________) 脑髓(______________) 哺育(______________) Chóu(_____________)怅 烦zǎo(______________) 险象dié(______________)生 炽痛(______________)
|
|
写作 请从下列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有一种温暖,源于季节之外。它可以是一座城市,一个人,抑或一首诗歌。温暖让你远离悲伤,远离忧郁,为心情置换一组靓丽的词语,阳光伴你在路上。寒冷的时候,以真诚、以心灵,伸出你的手,让世界多一份温暖。人人伸出温暖的手,世界会更美好。 请你以“伸出温暖的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2)阅读下面材料,从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三个妇女在打井水。一位老人坐在石头上休息。 一个妇女对另一个说道:“我的儿子很机灵,力气又大,谁也比不上他。” “可我的儿子会唱歌,唱得像夜莺一样悦耳,谁也没有他这样的好歌喉。”另一个妇女说。 第三个妇女默不作声。 “你为什么不谈谈自己的儿子呢?”另两个女人问她。 “有什么好说的呢?”她说,“我儿子什么特长也没有!” 说着,她们用桶装满了水,提着走了。老人也跟着她们走去,她们走走停停,手臂疼痛,水也溅了出来…… 忽然迎面跑来了三个男孩,一个翻着筋斗,他母亲露出欣赏的神色;另一个孩子像夜莺一般欢唱着,他母亲听得眉开眼笑;第三个跑到母亲跟前,从她手里接过两只沉重的水桶,提着走了。 妇女们问老人:“喂,怎么样?我们的儿子怎么样?” “呵,他们在哪?”老人答道,“我只看到了一个孩子!”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最完美的礼物 ① 2000年5月,考古学家郭教授和其他4个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带上足够的食物和淡水,分骑5峰骆驼从大沙漠边缘的小城出发,深入沙漠腹地300公里,对大沙漠中新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考察。 ②几天后,他们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踏上了归程。一天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5峰骆驼惊骇得踌躇不前。 ③“沙暴!”郭教授大声呼喊着,“快下骆驼,用睡袋罩住头!” ④罕见的特大沙暴持续了近40分钟。渐渐地,沙暴的呼啸声减弱了,人们陆续掀开了头上的睡袋。昏暗的天空中出现了亮色,沙漠恢复了先前的寂静和燥热。 ⑤“骆驼呢?”有人惊叫着,驮着食品和水的骆驼在沙暴肆虐时受惊跑掉了。大家开始寻找。半个多小时后,只找到一箱饼干、几袋牛肉和一些行李。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这时,向导在一块突起的石头前发现了一只羊皮水囊。大刘抢先冲上去想喝水,向导一把抢过来:“不要抢,水是大家的。”“我也有份,我先喝!”大刘毫不示弱,其他人随后也加入到争抢之中…… ⑥“都不许动,把水囊给我!”一向和蔼可亲的郭教授突然取过向导手中的猎枪,以不可抗拒的口吻喝道:“从今天起,由我决定水的分配。”他从水囊中倒出一杯水,说:“每人只能喝两口,谁也不许多喝。”大刘咄咄逼人地问:“你也只喝两口?”郭教授平静地说道:“我只喝一口。” ⑦ 杯子最先递到向导手中,他慎重地喝了两口,宛如品尝世上最醇美的甘露。轮到大刘了,他 地喝了两大口水……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 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⑧ 太阳像顶发烫的钢盔扣在头上,遍地的黄沙似乎都在燃烧。大刘忍不住喊起来:“教授,我的喉咙又冒烟了,再给我点水吧!”郭教授似乎没有听到,未作出任何反应。突然,大刘猛然向郭教授冲过来,想抢夺水囊。“乓”一声枪响,子弹射在大刘脚前的沙地上,郭教授真敢开枪!大刘悻悻地回到了队伍中。 ⑨一连三天,因为每次只喝一小口水,郭教授已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他不由担忧起来。第四天早晨当人们醒来时候,郭教授已倒好了大半杯子,分喝了水后,他宣布了新的用水规定:“从现在起,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喝水囊中的水!”没有人反对,因为郭教授每次喝水比谁都少,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⑩下午,向导突然惊叫起来:“我们快到了!”萎靡不振的队伍开始活跃起来。大刘回头朝郭教授喊道:“教授,明天就要到小城了,我们可以喝点水吗?”的确,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喝水了。郭教授没什么反应,身体踉跄着要摔倒,大刘跑过去扶住他。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就晕倒在大刘的怀里。 ⑾ 有人提议给郭教授喝口水,大刘拒绝了。他命令大家轮流背着郭教授继续赶路,自己则提着猎枪和水囊走在队伍后面。走了一段路后,有人提出要喝水,大刘断然拒绝:“还不到时候!” ⑿ 遇到沙暴的第五天,这支历尽艰辛的队伍终于回到了小城。直到这时,大刘也没有再让大家喝一口水。有人抱怨大刘比教授更苛刻。大刘没有辩解,轻轻打开水囊的盖儿,将口朝下,一堆黄沙被倒了出来…… ⒀ 原来,在第四天早晨大家喝完那杯水后,水囊里就已经没有一滴水了,看上去依然鼓鼓的水囊里,是郭教授悄悄装进的沙子。 ⒁ 跋涉艰难绝境,有信心与勇气是穿越生死的惟一支撑,那就是希望啊。 ⒂ 几年后的访谈中,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在被追问一生中得到的最好的礼物时,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这次历险,几乎说着同一句话:“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1.第⑤段画线句“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联系上下文,说说队员们为什么“恐惧”? 2.依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第⑦段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恰当的词语,并简述理由。 (1) “轮到大刘了,他_______地喝了两大口水……” 理由是: (2) “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________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理由是: 3.第⑩段画线句“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根据文意,写出教授叮嘱的内容: 4.为什么说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5.在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1)就本文的写作特色(如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语言的表现力等),任选一个角度作点评。 (2)选出文中你最感动的一句话,并说说原因。
|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 曾经有这样一个人: 在人类还没发明电报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用电报传递信息; 在人类还没制造出飞机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驾驶直升机来往; 在人类还没有着手登月工程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坐在一颗大炮弹里,被大炮发射到月球上 …… 1.这个人就是 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其代表作是“海洋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和《 》 。 2.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3次险情。 3.写尼摩船长海底探险的这部书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云,祟(鬼怪)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稍微增加)赋敛,以祠灵山(山神),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本来,原本)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难道)不欲雨乎?祠之无益。”公曰:“不然,吾将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泉日下,百川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水 不 能 冲 石 其 反 击 之 力 必 于 石 下 迎 水 处 啮 沙 为 坎 穴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是非木杮 斯是陋室 B. 可据理臆断欤 我将祠河伯,可乎 C. 以为顺流下矣 以草木为发 D. 其反激之力 祠之无益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阅十余岁( ) ②棹数小舟,曳铁钯( ) ③竟不可得( ) ④天不雨久矣( )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众服为确论。 (2)天久不雨,泉日下,百川竭。 5.【甲】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 6.【乙】文中晏子劝阻景公不要“祠灵山河伯”,其表面的理由是:“天久不雨”,灵山河伯自身难保,其根本的原因是担心祭祀的费用会增加百姓负担。由此可以看出晏子是个 、 的人(用两个短语概括,从两方面作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