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祁云枝的《荷叶的自洁效应》,完成小题。 ①你凝望过雨中的荷叶吗?无论多么猛烈的暴雨,打落在荷叶身上,只会“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旦“玉盘”稍稍倾斜,便不见了雨水的影子。用手摸一下荷叶,除低凹的中心,叶子竟然是干燥的,仿佛倾盆大雨根本就没有降落在它的身上。即使没有下雨,荷叶表面也永远纤尘不染。有人做过实验:在荷叶上滴几滴黏度很强的胶水,胶水也不能粘在叶面上,而是滚落下去且不留痕迹。能够拥有如此“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只因为荷叶能够“自洁”! ②按说,荷叶是很容易吸附水分或沾染上污渍的,为什么荷叶能“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叶表面太光滑了,光滑得让灰尘“站不住脚跟吗”?恰恰相反,荷叶能够自洁,是因为它的表面是粗糙的。这可能会颠覆我们对于洁净的日常认识。 ③在超高分辨率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荷叶的表面上布满了许多微小的蜡质“乳突”,每个乳突的直径是8-10微米,高低略有不同,乳突间距约10-12微米。而每个乳突是由许许多多直径约为200纳米的细小突起组成的。 ④前面对于蜡质乳突的说法似乎有点枯燥,换个形象的说法就是:荷叶的表面上犹如一个挨一个隆起的“小山包”,在每个“小山包”上,又布满了绒毛状的小小“碉堡”。虽说是“山包”和“碉堡”,但这种结构,我们用肉眼甚至借助普通显微镜,是根本看不到的。 ⑤由于“小山包”之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空气,这样就在紧贴叶面的地方形成一层极薄的、只有纳米级厚的空气层。当外形尺寸相对较大的雨滴(直径通常为几毫米,1毫米=1000微米)降落在叶面上后,不仅与叶面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而且只能同叶面上“碉堡”处的凸顶形成点接触,——此情此景,是不是有点儿类似于水珠站在了密密麻麻的针尖上? ⑥空气和为数众多的“碉堡”共同组建了茶叶表面的疏水层。在“碉堡”顶上“悬空而立”的雨点,由于自身表面的张力作用,形成了球状水珠,水球在滚动的过程中顺道儿吸附灰尘。因此,只要稍稍倾斜,水珠就会附带尘埃滚落。这,就是著名的“荷叶效应”——因为粗糙,所以干净——是不是颇具颠覆性? ⑦自洁,不仅令荷叶美观,而且有利于防止大气中的有害细菌和真菌对植物的侵害。对荷花而言,这种结构还提高了叶面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 ⑧荷叶的自洁效应,给了人类无限的启发。基于此,科学家把透明、疏油、疏水的纳米材料运用到汽车烤漆、建筑物外墙或玻璃上,不断随时可以保持物体表面的清洁,也减少了洗涤剂对环境的污染,安全又省力;把这种材料运用于织物,能让织物不沾液体(包括水、油、菜汁、果汁、墨水、酱油等),从而减轻洗衣负担,而且不会改变织物的纤维强度、透气性、皮肤亲和性等原有性能。 1.第①段写雨打荷叶只会“大珠小珠落玉盘”、荷叶“出淤泥而不染”有什么作用? 2.第③④两段均在说明“蜡质乳突”,但用了不同的说明方法,请任选一段加以分析。 3.为了说明“荷叶的自洁效应”,作者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
|
|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余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余,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谷?”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居楚数月,而晋太子圉亡秦,秦怨之;闻重耳在楚,乃召之。成王曰:“楚远,更数国乃至晋。秦晋接境,秦君贤,子其勉行!”厚送重耳。 (选自《史记.晋世家第九》)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重耳去之楚( ) ②请辟王三舍( ) ③居楚数月( ) ④从者皆国器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何以报寡人 A.以君之力(《愚公移山》)B.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C.以啮人(《捕蛇者说》) D.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2.请根据要求,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两处) 晋 公 子 贤 而 困 于 外 久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子亡在外十余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4.简要概括楚成王是怎样的人。
|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桂州腊夜①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②。 雪声偏旁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③。 二年随骠骑④,辛苦向天涯。 【注释】①本诗是唐代诗人荣昱的一首五律,写于作者到桂州第二年岁暮。桂州:唐代州名,今广西桂林。②赊:遥远。③碎花:喻指灯花。④骠(piào)骑:飞骑,也用于古代将军的名号。这里指作者的主帅桂管防御观察史李昌巙。 (1)下列对诗歌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除夕守岁,诗人从万里回到故乡,直坐到三更已尽。 B.三、四两句中诗人勉强入睡,可是睡不安稳,进入了一种时梦时醒的朦胧境地。 C.五、六两句写了诗人梦醒后再不能入睡时的所见所闻。 D.最后一联和首联相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收束全诗。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颔联“寒梦不离家”中“寒”字的表达效果。 (3)本诗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颔联或颈联,举出一例,并分析诗人流露的情感。
|
|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随着央视《中国成语大全》播出,节目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节目中那些年轻的面孔对于成语的捻熟运用,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印象,让成语大会一时间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 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不断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 《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推广和学习成语。 (1) 根据材料一、二、三提供的信息,写出两条你探究的结果。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学习的方式也可充满趣味性,请你根据下列图示猜成语。 ① ② ③ ④ (3)上述材料二、三中各有一处语病,请选择其中一处加以修改。 第 段,修改为
|
|
名著阅读。 (1)“吴学究双用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是时杰出小说家施耐庵所著《水浒传》的一个回目,请你说说“双用连环计”的具体所指。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达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 ) ( ) A.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 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 B.《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大力宣扬了封建孝道。 C. 《格列佛游记》中,在最后一次航海中,格列佛以船长的身份出行。他的手下阴谋造反,把他长时间囚禁在舱内,然后把他送到了智马国。 D. 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回到花果山。玉帝派托塔天王与哪吒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E.《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依次经历了坟场历险、海盗生活、鬼屋历险、洞中历险等惊险新奇的事情。
|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②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③ ,奉命于危难之间。 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 ⑤用典,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 , ”,表达了报效朝廷的抱负和决心;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也借用典故“ , ”,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谈论东坡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不盲目乐观。 B. 周围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就坐落在这片绿树中。 C. 近两年,各种类型的新金融模式在“互联网+”大格局中一路高歌猛进。 D.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作为时代风向标和立言者的文学,使命重大、责无旁贷。
|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江苏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 B. 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C.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国家主席习近平说,“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D. 难道那些荷叶就不值得歌颂么?难道它们只能作为一种陪衬出现在古人的诗中么?
|
|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小镇的房屋粉墙黛瓦的色调,老街的石板路记zài了岁月的痕迹,路边墙角里qiàn着青苔,述说着历史的cāng sāng…… ——《江南的雨》
|
|||||||||||||||||
作文:二选一 (1)小男孩儿和小女孩儿在玩耍。小男孩儿收集了很多石子,小女孩儿有很多糖果。小男孩儿想用所有石子和小女孩儿的糖果做交易,小女孩同意了。小男孩儿偷偷把最大的和最好看的石子藏了起来,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儿,而小女孩儿则如她允诺的那样把所有糖果都给了小男孩儿。那天晚上,小女孩儿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儿怎么都睡不着,他始终在想小女孩儿是不是也跟他一样藏起了很多糖果。 请根据材料所述,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个能从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中看到友善的人,他的内心一定被友善的光芒照亮。而这友善的光芒,也温暖了这个世界。但在日益喧嚣、浮躁的社会中,人们的善良之心萌生了退意,施援之手也悄悄地缩回。友善似乎成为日益稀缺的资源。 请以“向善,是一缕春风”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