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冰冰的继父 赵再年 ①穷山沟里的娃娃常青把大学录取通知单看了两遍,又塞回到枕底下。大学对他来说似乎是个无法实现的梦,母亲在外屋操持着什么,这些天母亲明显地憔悴了,那是愁的啊!“唉……”母亲的叹息声,隔着薄薄的门帘传了进来,常青知道,她在等继父的消息。 ②这些天,母亲一直在为常青借学费,可每次都是失望而归。在这个十年九旱的山旮旯里,“穷”就像一个永远无法摆脱的梦魔,借钱谈何容易?常青实在不忍心母亲天天去求人,早上他对母亲说,他不想上大学了,明天要上城里打工去。母亲怔了一下,就眼巴巴地望着继父。继父停下手里的活儿,说:“午饭别等我,你们吃。”背着手走了。 ③对继父,常青不抱什么希望,因为这些天,继父对他上大学的反应就像他手里摆弄的石头,冷冰冰的。常青是15岁那年,随母亲嫁过来的,他知道母亲之所以嫁给这个男人,就是想让他继续读书,好有出息。这使常青心里常常有种含屈受辱的感觉,甚至对继父也有种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的敌意。从那时起常青就抱定一个念头:读书,有出息后把母亲接出去。平日常青住校,只有放寒暑假才回家住上一阵子,面对这个黑瘦、沉默寡言的男人,他的心也像一块石头一样,冷冰冰的。 ④起风了,狗叫了,院门“咣当”一响,传来熟悉的脚步声,继父回来了。常青下意识地直起了耳朵。“回来了?”母亲问。“哎。”“吃了没?”“没。”接着是碗筷的声音,“这是5000元,给娃上学用吧。”“你找谁借的?”母亲惊喜地问。“矿上,我找他们一说,他们挺痛快,就借了。”“他叔,这钱咱不能借,快给人送回去。”“咋送?字据都立了,干半年,也值。”“他叔,我们娘儿俩不值得你这样,常青爹,就是死在那儿的。”母亲哭了。常青用被子蒙住了头,泪水涌了出来。 ⑤第二天一大早,常青和继父出了家门,继父在前,他在后。五里外是个岔路口,继父要从另一条路到矿上去。继父停下说:“出门在外,照顾好自个儿,安顿好,给你娘来封信,别让她惦记着。”常青心底突然间涌起许多话,可话到嘴边,却什么都没说出来。继父冲他挥挥手就顺着山坡走下去了。常青突然觉得他的背驼得好厉害。 ⑥常青走出了一段路,无意间回望了一眼,却见继父竟站在他们分手的地方一动不动地望着他。常青的眼睛模糊了,他忙回头,用衣袖狠狠地抹了一下,加快了脚步。 ⑦常青到校,第一天就给家里写了封信,开头他写道:爸妈,天气凉了,二老多保重身体…… (选自微型小说集《一时暖身,一世暖身》) 1.文章第一节写“这些天母亲明显地憔悴了,那是愁的啊!”,读完全文,请概括母亲“愁”的原因有哪些。 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狠狠”的理解。 常青的眼睛模糊了,他忙回头,用衣袖狠狠地抹了一下,加快了脚步。 3.文中的“常青”起初对继父心存“敌意”,联系课文,说说他为什么会这样? 4.结合全文,说说继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
|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宋史·苏洵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无从致书以观(________) ②闭户益读书 (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来看,宋濂和苏洵的读书经历有哪些异同?对你有什么启发?
|
|
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送张四 王昌龄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1)首句中哪个词语点明了季节?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句所呈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两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名著阅读 我挣脱了跟着我并想留住我的圣约翰,这轮到我处于支配地位了。我的力量在起作用,在发挥威力了。我告诉他不要再提问题,或是再发议论了。我希望他离开我。我必须而且也宁愿一个人呆着……我从感恩中站起来——下了决心,随后躺了下来,并不觉得害怕,却受到了启发——急切地盼望着白昼的来临。 白昼来临,拂晓时我便起身了……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国籍)国作家______________姓名)的《____________》。 (2)根据小说情节的发展,小说中的主人公“我”下的“决心”具体指什么?请概括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材料一:2015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人均阅读电子书3.26本,较2014年略有增加,仍远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平均水平。关于读书很多人表示,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摘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浅阅读”的先天缺陷显而易见,即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以及快餐化、平庸化、碎片化和少反思。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俄罗斯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晨读运动”“读书周”“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均阅读量较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中哪些现象属于“浅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请你就改善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对国家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各级机关要厉行节约,严格执行空调温度的控制标准,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B. 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氢气。 C. 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D.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社会各界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读一本好书”的倡议。 B.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每位中学生责无旁贷的责任。 C. 楼房鳞次栉比,公路平坦通畅,河流重现清澈,这些是我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呈现出的新气象。 D. 春节期间,在东台甘港、西溪景区内,具有鲜明特色的景观让人们流连忘返。
|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古人有“望穿秋水”这一说。我以为不妥,这秋水是深suì的,如何能望穿!这秋水呀,广博无边,烟波浩渺,还真望不穿!这秋水,是安祥的,何必要望穿!我们应该面对秋水感悟生活,感悟人生。走出滚滚红尘,藤出心灵的空间,来接受晨曦的沐浴,接受秋水的礼让,让秋水与晨曦,伴我今生!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晨曦(_______) 深suì(_______) (2)选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改_______ _______改_______ (3)修改文段中画线句,使之与前后句式一致,构成排比句,且注意后半句用词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名句默写 (1)水滴石穿,_______________。 (2)为山九仞,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4)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举杯销愁愁更愁。 (6)《陋室铭》中描写陋室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请以“十六岁,我多了一分_____”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不少于600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