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针对当今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严重损害了他们身心健康的问题,学校团委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派三名同学分别对学生家长、上网少年、网吧老板就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问题做采访。下面是采访记录。请你说出这些记录分别说明了什么现象并为这次专题活动设计主题词。

学生家长:我们作家长的一天到晚忙得四脚朝天,哪有时间每天管孩子上网干什么。

上网少年:没有人指导我们怎样正确运用网络,所以我们就上网瞎溜达呗。

网吧老板:网吧老板也得吃饭啊,青少年上网是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1)说明: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学校团委的这次专题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词。

主题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仿照画线的例句,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符合语境,内容相近,句式相同。

我敬畏自然中浩瀚的事物。我敬畏长江之气势如虹,敬畏珠峰之插云天______

,我敬畏霜雪中的松柏,坚毅挺拔;敬畏风雨中的小草,柔韧顽强______________“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敬畏。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中鲁智深侠肝义胆、嫉恶如仇,但过于鲁莽,没有粗中有细的性格。

B.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C. 《史记》的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 《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A. ③②①④⑤    B. ①②⑤④③    C. ①⑤③④②    D. ③⑤①④②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学习《背影》这篇课文,使我对父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和言论的书。

C. 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童年,探索一下她成长的痕迹吧。

D. 这篇小说在给我们带来笑声的同时也令我们深思。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我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kuò)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zhě)君和我一同受用!(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1)文段中加线字的注音有误,请将其在横线上改正。

① kuò 改为_______    ② zhě 改为_______   

(2)在文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

A.天生  深信  B.生平 信服   C.天生  信服D.生平 深信

 

将下列文字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内。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请以“盛开在时光里的花朵”为题写一篇文章。

时光里既有春天的绿,又有夏荷的香,还有那秋霜和冬雪……

时光里既有惬意的好日子,也有举步维艰的难日子,还有平淡无奇的小日子……

时光美好如画,色彩斑斓,让人倾心珍藏;时光美好如花,芳香四溢,让人驻足欣赏……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岩洞里,有水滴。“嗒——嗒——”隔好久出一滴。

蝙蝠见了,问:“水滴,你在干什么?”

水滴说:“积累。”

“是的,我们的水滴中有一种东西,可以积成石笋。”

“我怎么看不出来?”蝙蝠说,“是梦想吧?”

“不,这是理想。”

于是,水滴天天滴,月月滴,年年滴。终于,在他滴出的岩石上,和他滴到的岩下,都长出来石笋。准确点儿说,是积成了笋。水流还在不停地积累,这相对长着的石笋,还会继续加长,很可能连成石柱咧!

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呢?请据此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自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600字以上。②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及含义作文,不得抄袭、套作。

 

医 者

周国华

读高二那年,我妈病了,疼得满床打滚。我背着她到赤脚医生那里,医生为她打了针止疼剂,手一摊:怕是大病,赶紧送县医院。

我家离县城远,又没车。我借了辆三轮车,把我妈拉到县医院。医生诊断后,把我叫到一边:你妈得的是癌症,晚期了,花再多钱也没用,你自己决定吧。

癌症?!我好似挨了一记闷棍,眼前发黑。我爸走得早,这些年来,我妈就靠种那点承包田供我上学,如今……

不能就这么放弃!我刚想办住院手续,我妈含笑进来说:医生,给我开点药吧,止疼的就行,我命硬,能挺过去。

拗了半天,我还是按我妈的意思做了。我知道,我妈要是决定了的事,没人能改过来。拉着我妈回家的路上我拼命憋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兜里只有三百块钱,那是全家仅剩的那么一点儿。

救不了妈。我想让她在不多的日子里,尽量过得好点。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无意中听到有人说,隔壁乡有个老中医挺神的,治好过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我立马找了过去。

老中医家坐着很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话不多,而且很轻,只是在搭脉后简单问上几句,就摇头晃脑开起方子,完了,又叮嘱几句,也看不出有啥高明之处。最后一个轮到我,老中医瞅了我一眼:病人呢?

我拿出医院的诊断书,讲了我妈的病情和家里的情况。我说来得急,我妈也下不了地,先来问问。说到最后,我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老中医瞪了我一眼:这么大了还哭,没出息,走,带我去看看。

老中医给我妈搭完脉,捋着花白的山羊须在屋里踱来踱去。我垂手,惶惑地盯着他。老中医让我把三轮车上的那个蛇皮袋拿进来,一打开,里面全是草药。老中医告诉我,把这几种药分均匀,半年服完,大致就可以了,不行的话,再去找他。.

我连连点头,掏出三百块钱:只有这些了,别嫌少。

老中医没接钱,双手把玩着桌上的青花瓷瓶,左看右看,还不住点头:不用了,你留着做学费吧,这个东西卖给我吧。

我妈连忙摇手:不,这是我的嫁妆,几块钱买来的,乡下人没闲心插花,我常说,还不如碗勺来得实用呢。

老中医晃着头,捻着须,说:实用不实用我不管,家里有一个,正好配个对。

送走老中医,我和我妈还不举相信天下竞有这种好事,诊费、药费没付不说,还白白拿了一千块钱!

半年后,我陪着我妈去了医院,诊断结果让我欣喜若狂,我妈竞痊愈了!

我拿着锦旗去谢老中医,老中医一笑:有钱了,就把瓶子赎回去,价钱嘛,翻倍。我点头。

我如愿考上了医学院。用那些钱,我撑过了第一个学期。之后,我勤工俭学,再没用过家里一分钱。毕业后,我凭借优异的成绩,被省城一所大医院聘用。我接我妈进城,贷款买房,娶妻生子,进修深造……

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偶然观看了《鉴宝》节目,一个青花瓷瓶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个瓶子,看上去跟我家的一模一样。专家几百万元的估价让我又吃惊又愤恨,原来老中医早就知道瓶子的价值。我想起了老中医眯着眼的神情,哼,狡诈,虚伪!

我憋着满肚子怨气去找老中医。老中医已去世,他儿子接过我的字条,一笑:家父说你定会成为医生,果然没错。

我突然想起,那天我对老中医说,我想放弃学业,赚钱养活我妈。我有点发蒙,是不是自己太“小人”了?

里屋的橱柜上,摆放着两个青花瓷瓶,花纹一样,成色迥异。老中医的儿子取过那个釉色发暗的瓶子:民国的,不过也值几千块钱。

我脸红了。瓶子的内壁上,依稀还能看到我儿时调皮的涂鸦,是我家的那个!我疑惑地望着另一个青翠欲滴的花瓶。

这个是我祖上为一官宦人家就诊时,那家主人给的。

我掏出一万块钱,老中医的儿子执意只收下两千:家父嘱咐,不敢有违。

对着老中医的遗像,我郑重地磕了三个头。泪眼婆娑中,我又看到了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温馨,深邃。

一块匾额悬在壁上,上面的两个字熠熠生辉——医者。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中医给“我”妈看病后,看中了一个“我”妈当年作为嫁妆的花瓶。那只花瓶对“我”妈来说是无价之宝,因此她连忙摇手表示不同意卖。

B. 老中医儿子说“我”家花瓶“也值几千块钱”,又介绍另一个花瓶的来历,有贬低“我”家花瓶之意,也说明他对老中医收购行为的不解与不满。

C. 小说多处运用伏笔与照应的写法,比如前面写老中医说赎金翻倍,后面写“我”拿出字条及老中医的儿子收钱两千等,相互照应,颇具匠心。

D. 小说以“我”的角度来叙述使故事更有真实感,便于让读者接受;同时,作为主角,“我”也表现出强烈的孝心和感恩图报等性格特点。

2.老中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最后以对老中医家中题有“医者”二字的匾额的描写作为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我”对老中医的心理前后有哪些变化?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甲】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南安军①

梅花南北②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③。

【注释】①南安军:地名,今江西大余。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北行途经南安军大庾岭时所作。②南北:相传大庾岭是南北气候的分界岭。③采薇:指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最终饿死的典故。

1.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的颔联借用自然景物将国家和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国家命运的生死存亡和个人遭际的艰难坎坷,。

B. 【甲】诗的颈联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既说明诗人所历之地,又写出形势险恶和自身境况危苦,抒发了诗人忧虑不安情感。

C. 【乙】诗颔联上句写诗人被俘后押送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虽然途经故乡,但身系拘囚,无颜见家乡父老,还不如战死沙场。

D. 【乙】诗的颈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

2.请简要赏析【乙】诗“风雨湿征衣”一句中的“湿”字。

3.联系【甲】诗,,说说【乙】诗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4470/24158) 首页 上一页 14465 14466 14467 14468 14469 14470 14471 14472 14473 14474 1447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