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富春江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秀丽的景色。因为年代久远,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但丝毫 不住它内在的神韵。 ②人口多、资源少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③ 城市绿化必须 ,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A.掩饰 制约 因地制宜 B.掩饰 控制 因势利导 C.掩盖 控制 因势利导 D.掩盖 制约 因地制宜
|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x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2)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 zuò。 (3)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 zī zīBù juàn 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4)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 shēn wù tòng jí 的文字。
|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庭下□□□□□,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诗人胸襟豁达并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 (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 □□□□□□□,□□□□□□□。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青春年少的我们,总是充满着激情与梦想。有的想去观海,有的想去爬山;有的想去北京,有的想去火星;有的想去探索未来,有的想去拥抱世界…… 请以“我想去 ”为题作文。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题目或正文如果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者,请用××代替。 (5)不得抄袭套写。
|
|
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的热播,引发国人对河西走廊的关注,学校开展以“关注河西走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搜集材料 【材料1】至【材料6】是组内同学搜集的,请你从本试卷中再挖掘一则与河西走廊有关材料,作为【材料7】 【材料1】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出土于甘肃武威,是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品中无与伦比的珍品。 【材料2】河西走廊境内的三大流域(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均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 【材料3】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和历史文化宝库,其价值非凡,魅力永恒。 【材料4】长一千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处处可见戈壁荒漠。曾经富饶的丝绸之路黄金段,近年来被生态问题折磨得苦不堪言。 【材料5】在河西走廊东部,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沙漠包围。全县荒漠和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94.5%,其生态问题之严峻,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在河西走廊西头,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敦煌逼近。 【材料6】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西起点,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以“天下第一雄关”著称于世。 【材料7】 。 活动二 整理材料 前6则材料可分为两类,一类与 有关,另一类与生态环境有关。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材料是 (只填写材料序号)。 活动三 分析材料 分析以上两类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哪两个结论?(每个结论不超过20字) 结论1: 结论2: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岁 暮 道 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1.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母亲疼爱儿子的心没有穷尽,儿子一回家,母亲就高兴得睡不着,直到第二天天明。 B.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能把爱与思念寄托在“寒衣”和“家信”上。 C.儿子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而向母亲撒谎,之后他又承认了错误。 D.尾联中的“风尘”比喻在外漂泊的艰辛劳累。 2.“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一句中诗人因什么而“愧”?
|
|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①,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贤俊于岩穴③。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④,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⑤;盈握之璧⑥,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⑦。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⑧乎?”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辟命:征兆、任命。②仄陋:指地位底下的人。③岩穴:指隐士。④亡国之余:亡国的遗民。蔡洪为三国时吴人,魏灭吴,所以这样说。⑤孟津之河:黄河。⑥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⑦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⑧苗裔:后裔、后代。 1.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汉 室 倾 颓 奸 臣 窃 命 主 上 蒙 尘 2.下列各项中加横线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每自比于管仲 采贤俊于岩穴 B.先主器之 君吴、楚之士 C.而智术浅短 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D.将军岂愿见之乎 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3.解释句中加横线词 (1)凡三往,乃见( ) (2)先主遂诣亮( ) 4.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5.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甲】文在诸葛亮出场之前,先对其进行了侧门描写。 B.“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用了对比的写法,就像《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是一个判断句。 D.“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6.刘备为求贤而 (填一成语),由此可知,在对才人的认知上他与蔡洪是有共识的。蔡洪的主要观点是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 读书莫忘做笔记 汤欢 (1)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2)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 (3)钱钟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4)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5)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 (6)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 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钱锺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 (7)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锺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 (8)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9)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 (《人民日报》2015年03月31日24 版)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2.从本文看,做读书笔记主要记什么?读书笔记有什么好处? 3.“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这句话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是一项是 ( ) A.学者、作家都市时必须作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 B.时代在进步,作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 C.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报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书做笔记也 要越来越快。 D.自己做的笔记自己是做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问题。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河西走廊的月亮 黄文山 (1)就这样升起来了,这千里河西走廊的月亮,这西北戈壁滩的月亮。 (2)没有一声寒暄,也用不着预告,一轮圆润而又皎洁的月亮,就这样贴着车窗,朝你灿然一笑,而后缓缓地升上中天。全车的人都又惊又喜,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赞叹。司机把车停住了,于是大家纷纷跳下来,站在戈壁滩粗砺的石块上,看着月亮冉冉上升。 (3)这一切都来得那样突然,似乎落日刚刚还衔在遥远的祁连山巅,接着,便是一阵短暂的黑暗。戈壁滩之夜不是缓缓来临的,而是猛然间,天地万物便深深地坠落于黑暗之中。车灯打开了,孤独而微弱的光柱不断被夜色大口大口地吞噬,吞得大家的心里都有些发慌。就在这时候,月亮升起来了。 (4)我从没见过这样圆、这样大、这样柔洁又跟人这样贴近的月亮。她仿佛近在咫尺,那份难以描摹的丰盈和难以形容的优雅简直就是美丽的极致。大家都动情地抬头注视着,连司机在内,一时都忘了自己的行旅。 (5)圆月,一下把戈壁滩照得透亮,四周无遮无拦,没有一丝浮云,也没有一棵杂树,有的只是空旷。 (6)这空旷,延展着时间和空间。从昨天到今天,几千年的故事,便是被这一片柔柔的月光照着,在卷轶浩瀚的史册里发出亮丽的光彩。一场又一场惨烈的战争,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一页又一页生动的历史,就在这月光下的空旷里轰轰烈烈地演出。 (7)在这空旷里,曾驰过霍去病的铁骑,将士的盔甲和手中的兵器在月光下翻动着银色的波涛。那场与匈奴间的战事,使得这位年轻将军名垂千古。就在这戈壁滩的美丽月夜,他将汉武帝御赐的美酒,倾于泉中与三军将士共饮,从而写尽了一个大将的豪情与风流。可以想象,当霍去病高高擎起酒杯,那杯中一半是清泉,一半便是皎洁的月光。 (8)在这空旷里,曾走过左宗棠西征的大军。月光洒在连亘百里的营帐上,洒在路边湖湘子弟新栽的杨柳枝上,也洒在这位64岁的爱国老将不平静的心田里。在清廷“海防”和“塞防”之争中,他坚持收复新疆,保卫祖国统一的主张,最终获得胜利。如今,他要将朝策付诸军事行动。千里河西走廊,正是他这首煌煌战争之歌的长长的前奏曲,使他得以利用行军的间隙,梳理一番纷繁的头绪。多少军情,多少家书,便是蘸着帐前的月光写就。 (9)自然,这空旷里也奔过张骞凄惶的羸马,也碾过林则徐悲愤的囚车;自然,这空旷里还回荡过班超投笔从戎的誓言,还踯躅过玄奘西行取经的身影……还有那绵延不绝的东来西往的商旅驼队,将一条两千多里的戈壁长廊,踏出了一首首慷慨悲壮的阳关曲。 (10)这一个个被史笔庄重地记载或因为平凡而被忽略不计的众多人物,却都在命运的驱使下,以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方式,走过长长的河西走廊。 ⑾这便是河西走廊,在这漫长的驼路上,绝非只有空旷;这便是河西走廊,在这片荒芜的戈壁滩上,绝非只有寂寞。 ⑿战争的狼烟与和平的驼队,苦难的历程与热诚的求索……都在这里频繁地发生和发展。几千年的时间,拓就了中华民族一条西行的辉煌通道。从此,多少男儿的豪情,多少男儿的热血,多少男儿的希望,都与这空旷的土地联系在一起。 ⒀于是,我才明白,为什么这样美丽的月亮,偏偏垂青这块荒凉之地,即使是南方的湿润、富庶和繁华,也无法使她动心。 ⒁此刻,月亮充满柔情地注视着这又干又冷的戈壁滩,用她光洁的玉臂抚摸着荒芜,抚摸着苍凉,也抚摸着我们这群不期而遇的旅人的心情。 ⒂于是我们继续西行。 (节选自《散文》,略有删改) 1.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2.根据提示赏析词句。 (1)没有一声寒暄,也用不着预告,一轮圆润而又皎洁的月亮,就这样贴着车窗,朝你灿然一笑,而后缓缓地升上中天。(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2)这一个个被史笔庄重地记载或因为平凡而被忽略不计的众多人物,却都在命运的驱使下,以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方式,走过长长的河西走廊。(赏析加横线词) 3.有人认为,选文第(3)段和第(1)段交换位置后表达更顺畅,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4.说说你对“几千年的时间,拓就了中华民族一条西行的辉煌通道”这句话的理解。
|
|
默写 (1)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4)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5)“春”在古诗中很常见。如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 ”,又如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