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历史永远铭记2015年93日。全世界延续数月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的这个秋日达到高潮。没有什么比血与火的记忆更能凝聚和平共识,没有什么比黑暗中绽放的人性光芒更能唤醒正义的力量。“为了和平” ——习近平总书记的郑重宣示,表明中国矢志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彰显中华民族维护和平、与世界人民共创美好未来的真诚愿望;盛大的阅兵仪式,展现了我国武装力量的建设成就,展示了中国和各国人民捍卫世界和平的巨大能力。

1.请为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拟一个宣传标语。(运用对偶修辞手法)

2.观看阅兵仪式结束后,假如作为中学生代表的李宏遇到了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请你揣摩当时他们的心情感受,为这两代人设计两次对白。

李宏说:                     抗战老兵说:              

李宏说:                     抗战老兵说:              

3.学校准备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作为学校代表前去邀请抗日山纪念馆的王馆长来作爱国主义事迹报告会,你将如何对王馆长说?

 

 

 

名著阅读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许云峰以顽强的意志在潮湿阴森的地窖里用手指挖通了石壁,把越狱的通道留给了同志们,自己则带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从容就义。

B.他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牛魔王使他来镇守号山,乳名叫做红孩儿。

C.汤姆是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汤姆背不出《圣经》,但他却找别人换票,从校长那得到了《圣经》。

D.杨志虽是名门之后,但命运坎坷。先因失陷花石纲而流落他乡,又因怒杀牛二而被发配充军,最终因丢了生辰纲而不得不连夜投奔梁山。

2.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完成题目。

①小车站孤独地隐在树林里。它有一个装卸货物的石头月台。一条新修的路基一直从这里通到森林。

…………

②现在他的震怒的声音在听筒上响了,他说:“什么?面包没有送到?我马上调查这是谁干的好事。”

“你告诉我,明天我们拿什么东西给那些人吃?”托卡列夫非常生气地从听筒里对他喊。

文中“他”是谁?他对保尔有什么影响?从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们工作遇到了什么困难?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要说梅,我最偏爱的是白梅,它冷艳洁白,一尘不染,清香浓郁。白得超凡脱俗;白得素雅纯净;白得如冰似雪。                

①但写梅写得最绝的还是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②王冕也在《白梅》中写道:“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③他的词中不见一个梅字,却把梅的影子和暗香写得入木三分,写得俏丽可人,使人引起无数的联想。

④卢梅坡曾在《雪梅》中写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A.③①②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②④①③

 

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A.当前,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正成为加快全城最热行动。(把“加快”调到“推进”前面)

B.新型的生物技术具有很多传统花卉育种所不具备的。(在“不具备的”后添加“优势”)

C.克隆动物对于治愈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把“治愈”改为“研究”)              

D.为了减轻空气污染程度,我市将继续实施保障空气质量临时管控“特别强化措施”的政策。(把“保障”去掉)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乡下曲辫子!”夹着一支水笔的手按在算盘珠上,鄙夷不屑的眼光从眼镜边上射出来。

B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C虽然这题较难,但是在老师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D登山的男女老少,一个接着一个,鱼贯而上,如同一条悬空的彩带,飘动在万绿丛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读书,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精神之旅。尺幅之中,畅游三山五岳            。善于读书者,不仅可以领略大千世界的无限风光,而且能够用书籍为生命导航;善于读书者,不仅可以领略天地万物的神奇景象,而且能够以书籍为心灵疗伤。反之,则让人视野峡窄,知识贫泛,才能枯jié,心灵空虚,精神萎mí。为了提高居民阅读的积极性,近日,市委宣传部阅读办、市语委办、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了“悦读达人”活动,持续助推全民阅读,全力打造“书香盐城”。

1.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枯jié                 萎mí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加以改正。

                   改 

3.结合语境,仿照划线句子仿写。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安不忘危,                (《汉书》)

(3)               ,志在千里。(曹操《          》)

(4)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5)黄发垂髫,                      (陶渊明《桃花源记》)

(6)行舟江上,吴均在富春江感受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汹涌气势,而王湾在北固山下领略了                     的浩渺景象。

(7)自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之后,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呈现出“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景象。

 

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背后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内容具体,感情真挚;③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XXX”代替;④不少于600字。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清明假期首日,沪蓉高速江苏常州段发生连环车祸,30多位伤者被分别送往常州和无锡的医院抢救。消防员李兴吉告诉记者:接事故发生电话,我们立刻从横山桥段往玉祁方向前去救援,但应急车道被不少车辆占据了,当消防车开到148公里处时,应急车道全部被堵死,消防车过不去,我们只能下车,每个人至少背负了50公斤救援装备,踩着车顶,奔跑了四公里,才到达事故路段152公里处。事实上,之前高速公路塞车也曾多次出现过类似情况。

针对应急车道被占用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作简要论述。字数在100~120字之间。

 

 

一碗情深

李光彪

①在那个肠胃生锈的年代,我和二姐如母亲饲养的两头猪崽儿,肚子像条大麻袋,再装多少吃食进去都感到饥饿。因此,二姐和我常为吃饱肚子而争执打闹。

②家里吃饭盛菜用的全是土陶碗,由于没有丰盛的菜上桌,一家人的碗七大八小也没几个,除了装菜的钵头汤碗碴儿、大碗外,每人只有一个碗。有次,我麻利地帮母亲拿碗、端菜、收碗,慌忙中,手里的碗“咣当”一声落地。碗摔烂一个少一个。

③不知是母亲有意惩罚我,还是家里无钱买新碗。吃饭时,母亲总让二姐定量先吃,等二姐吃完后,再把碗洗干净,用同一个碗舀饭给我吃。我守望在二姐的旁边,看着“吧嗒、吧嗒”细嚼慢咽吃饭的二姐,总是催促二姐赶快吃,巴不得叫二姐直接倒进肚子。常常是二姐才刚端起碗,没吃几口,我就迫不及待对母亲大声喊:“二姐的饭吃完了,快点儿、快点儿,轮到我吃了。”二姐毫不示弱,反驳说:“饭还有半碗呢,催工不催吃。”母亲转过身来一看,便劝我耐心等待。那时的我多么仇恨二姐啊!

④后来,省吃俭用的母亲不知从哪儿买回一个小花洋碗,继续采取二姐和我共同使用的办法,早饭二姐先吃,我后吃,晚饭我先吃,二姐后吃,让我和二姐轮流用那个小花洋碗吃饭。轮到我吃饭时,我总是故意拖延时间,让等在一旁的二姐垂涎欲滴。有时,我明知饭快吃光了,可偏要留下一小撮儿在碗底,慢条斯理地一粒一粒数着吃。直到母亲看不过意朝我发火,催我迅速吃完饭,二姐才可以接过我手里的小花洋碗,自己洗刷,交由母亲分舀饭菜吃饭。肚饱眼不饱的我仍不愿走开,站在二姐身边,既监督母亲,也监督二姐,生怕母亲偏心,让二姐多吃多占。

⑤那天,未嫁进家的二嫂的父亲来“踩家”,母亲在灶房里忙前忙后,不仅杀鸡,还做了好几个香喷喷的菜,碗自然就不够用。爱面子的母亲怕我不懂规矩,就舀一碗饭,夹了三块鸡肉,让我先吃,但不准我上桌。我“稀里哗啦”吃完后,就被母亲特意安排在屋外的院子里喂猪食,闷闷不乐的我总觉得母亲对自己不公平,为什么让二姐上桌,不准我上桌,便对那几头猪又打又骂,发无名火。母亲知道我的心思,只好又叫二姐来替我喂猪。像只馋猫的我跑到饭桌旁,缠着母亲磨磨蹭蹭啃鸡脚,母亲说小娃娃不能吃,吃了手摇写不好字;我吃鸡肠子,母亲说小孩子吃了鸡肠子,连横竖都画不直;我啃鸡头,母亲又说那是敬长老的;我吃鸡冠,“老亲爹”却给了二姐,说姑娘吃了长大后才会绣花;我吃鸡脑髓……无奈之下,母亲只好把她碗里的一块鸡翅分给了我,说我吃了长大以后会远走高飞。拿着那块鸡翅,我一下子就飞奔出家门,满村子边跑边啃……

⑥直到我九岁那年,三个哥哥和大姐娶的娶、嫁的嫁。我和母亲与大哥一家,二姐和二哥一家,另立门户分家过日子。分家时,二姐和我都想要那个小花洋碗,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最终在母亲的“裁判”下,小花洋碗归我所有。从此,我和二姐成了两头分槽的猪崽儿,不再共用那个小花洋碗轮流吃饭了。那个不知多少次被我端掉在地上的小花洋碗,搪瓷已经东一块、西一块掉了很多,乌黑的铁皮斑斑点点露了出来,成了我吃饭的专用碗。可小花洋碗再好,吃不饱肚子仍是家常便饭的事。而二姐却比我懂事,二哥家有什么好吃的,总会悄悄留一点儿埋在饭下面,端着离开饭桌,跑到我面前私分一点儿给我尝个味道。

⑦就这样,我和二姐如母亲菜园里栽种的番茄、辣椒、南瓜、虹豆,朝夕相处,并肩长大。不知不觉二姐就到了女大当嫁的年龄,我十六岁正读初中时,二姐出嫁了,第二年,二姐生下孩子,当了妈妈。母亲带着我去二姐家“送祝米”,我忍痛割爱,把那个小花洋碗当礼物送给了二姐,让孩子用它吃饭。

⑧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的孩子满月时,二姐来“送祝米”,又把那个多年未见的小花洋碗,用红油漆涂抹过,有些旧,送给了我“掌上明珠”的姑娘。

⑨如今,二姐和我都过上了端着“金饭碗、银饭碗”的富足生活,但我们几乎一年半载都难以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了。

1.简要说说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第⑤段中,作者一连用了五个“想”来描绘我上桌后的馋样,这对表现母亲的形象有何作用?

3.第⑥段画线句“我和二姐成了两头分槽的猪崽儿,不再共用那个小花洋碗轮流吃饭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请联系前文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4.文题为“一碗情深”,结合全文内容简要说说“一碗”中蕴含哪些“深情”?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6726/24158) 首页 上一页 16721 16722 16723 16724 16725 16726 16727 16728 16729 16730 1673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