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 水仙 (清) 李渔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①秣陵:指南京。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各司一时 (2)欲购无资 (3)请已之 (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2..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3分) 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
|||||
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7)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破阵子·密州出猎》) (8)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10)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
|
写作(50分)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我们每个人都是百花园中独一无二的小花,有着自己的颜色、形状和芳香,有着属于自己成长的一片天空。 请以“属于自己的天空”为题,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实际,任选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然后写作。 路边长着一株雏菊,一个小女孩每天都来给它浇水。然而有一天,小女孩不来了。雏菊开始担心起来,它将从哪里获得维持生分的水呢?“总会有办法的”,雏菊鼓励自己说。它闭上眼睛,陷入了沉思……它开始努力向下生长它的根。它的根向泥土下越扎越深,终于从深深的泥土下品尝到了清凉而甘甜的水。日子一天天过去。雏菊长得越来越茁壮,开出新的花朵。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②卷面整洁,书写规范。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6题。(15分) 紧抱生命之树/林清玄 在青岛的崂山,巧遇一棵茶花树。 茶花树的岁数已无从查考,听说至少有七八百岁。 只能以“伟大”“非凡”来形容。这棵茶花树有四层楼高,花开数以万计,使得整个庭院甚至整个天空,都是一片深红,美丽的深红。 我走到深红的茶花树下,靠近树干,轻轻地、敬仰地紧抱茶花树。那一刻,如同触电,茶花树把数百年的心情传到我的身上。我绕了一圈,又紧靠到树上去。 茶花树无言,却告诉我生命的无常,因为它看尽了王朝的兴衰起落。 茶花树无语,却告诉我每一次的风雨,只要经得起考验,就会变得更强大。 茶花树不动,却告诉我追求美之必要,它的岁月都是在开最美的茶花。 在崂山,茶花树还算是个婴儿,有许多树是唐宋时代就有的,还有几棵从汉朝到现 在的老树。 祭拜之后,我一一去拜访老树,并深情地拥抱它们。 我从幼年时代就喜欢拥抱树木,在心情不佳、处境恶劣的时候,就会跑到离家不远的桃花心木林,拥抱那棵最高大的桃花心木。树的坚强与崇高抚慰了我:“安心吧!在你之前,有许多人心情比你更差,也有许多人处境比你更坏;他们不都熬过来了吗?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你会度过难关的。” 在城市里,周遭并没有大树,我种植了心灵的大树。那棵树也是饱经风霜和考验的, 但它有鲜明的态度、正向的思维、坚强的意志,只要我闭起眼睛,贴近大树,一切的不 如意,就风吹云散了。 我拥抱山林的大树,因为它们看尽了历朝历代人间的繁华与凄凉,可以使我们穿越 一时一地的困境。 我拥抱心灵的大树,因为它经历了生命岁岁年年的暗淡与辉煌,使我们超越了一朝 一夕的迷思。 我想起许多年前,在黄山的万峰之巅,靠在一棵老松树的树干上,看着脚底的烟云风雾,内心感动莫名。这千年老松脚下竟无寸土,它是从石头缝中生长的。 脚下无寸土.却能屹立千年,不只青松如此,历史上伟大的修行人、思想家、创造者,哪一个不是从万仞岗那毫无寸土的石头上生长起来的呢? (选自2008年第2期《读者》卷首语) 1..“茶花树把数百年的心情传到我的身上”,这传给我的“心情”具体是什么?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
2..“我从幼年时代就喜欢拥抱树木”,作者为什么喜欢拥抱树木?(2分)
3..作者成年后生活在城市,“种植了心灵的大树”,这“心灵的大树”指什么?(2分)
4..阅读文章最后一段,回答问题。 (1)最后一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2)请你举一个修行人、思想家或创造者的例子,用这个人具体的事例证明“他们也是 这样生长起来的”。(3分)
5..电视节目中在播放“黄山松”的画面,下面是播音员的画外音: (3分) ——这千年的青松,站在万峰之巅,经历风吹雨打,看尽了脚下的烟霭雾岚,不正是“千磨万击还竖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写照吗? 请你也给电视台要播放的“崂山茶花树”画面配一段画外音(90字以内):
|
|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12分) 昆虫?间谍?/惟 真 ①还记得日本科幻游戏《昆虫大战》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幻也要变成现实。据报告,美国科研人员要建成一个动物间谍反恐部队,派一批千奇百怪的虫子上前线。 ②最早人们仅仅利用昆虫来运载超微型电子装置。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曾用飞机把臭虫撒在北越的丛林中。臭虫对人体的汗味特别敏感,当它嗅着汗味爬到越军官兵身上吸血时,它背上的超微型发射器就发出信号,美军的轰炸机就接着臭虫发出的信号进行轰炸。 ③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科研人员开发出多种传感器,然后将其安装在幼虫体内。随着幼虫的成长,这些探测器与昆虫自然结合,成为昆虫身体的一部分。科研人员称这种间谍为“生物混合体昆虫”,与纯机器人和其他动物相比,它拥有许多优势。昆虫体型虽小,嗅觉系统却很发达。同时,因为控制器植入体内,外表跟同类动物几乎没有分别,因此是十分理想的“间谍”。昆虫在环境中可以分泌各种激素,由腺细胞所分泌出的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物质构成。激素能引起同类昆虫的共性行为,使同类“兄弟姊妹”齐聚一堂,以此可以蒙蔽对方的视线。 ④最适合作间谍的昆虫应属甲虫,如天牛、象鼻虫以及金龟子等。原因有三:首先,甲虫外部裹着一层“铁甲硬壳”,耐蚀、耐晒、耐风雨,生命存活力、适应力极强。其次,甲虫体积很小,不会被敌方轻易发现、怀疑、捕捉,可以算是最可信赖的“隐形杀手”。更重要的是,甲虫遇到温度变化,其反应的灵敏度堪称昆虫界第一。远在50千米甚至更远的地方发生森林火灾,它都能敏锐地侦察到,从而早早逃离。 ⑤蟑螂全身布满人眼难以看见的绒毛,这一特征使蟑螂的反应十分灵敏,具有闻风而逃的本领优势。日本科学家曾经研究过一种“遥控蟑螂”,他们将微型芯片植入蟑螂背部,以多个电极与其大脑相连,以便自由控制蟑螂,使之左转右动,前爬后跳。遥控技术让它既能深入恐怖分子的餐桌宴席,反应灵敏,闻风而逃的本领.又能随时随地迅速侦察到恐怖分子的行动轨迹。 ⑥科研人员现在还研制出了“人造昆虫间谍”遏制恐怖活动。西方某国研制出一种人工苍蝇,仿照了苍蝇的生物学特性,并安装了一套完整的窃听收发装置。像真苍蝇一样,这种人工苍蝇不仅能寻觅着带有人体特殊气味的目标,叮在不易被人发觉的地盘进行窃听,它的飞行方向还可以用无线电遥控,使它在完成窃听任务后再返回基地。 ⑦加州大学的科研人员制成了一个蚂蚁状的人造昆虫,用来对付敌方的电子战系统。它们隐藏在系统的主机设备中,平时无声无息,一旦战事爆发,通过微型遥控装置可以诱发它们群起而攻之,从而导致作战指挥系统瘫痪。 ⑧科研人员认为,昆虫能做很多人类无法完成的事情,它们为人类服务的潜在应用范围极其广大。 (选自2009年第8期《生命科学》,有删改) 1..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2..文章以科幻游戏来引出昆虫间谍这一说明对象,有什么好处?(2分)
3..第④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4..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几乎”的表达效果。(2分) 昆虫体型虽小,嗅觉系统却很发达。同时,因为控制器植入体内,外表跟同类动物几乎没有分别,因此是十分理想的“间谍”。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昆虫间谍,主要说明了昆虫间谍对人类的威胁。 B.“生物混合体昆虫”与纯机器人和其他动物相比,它拥有嗅觉发达,外表与同类动物差别小,分泌的激素能引起共性行为蒙蔽对方的视线的三大优势。 C.“遥控蟑螂”之所以能左转右动,前爬后跳,是因为科学家将微型芯片植入蟑螂背部,用多个电极与其大脑相连,从而遥控操纵它。 D.本文在语言风格上具有平实性、准确性、科学性的特点。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12分) 三 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 (2)沿溯阻绝 沿: (3)或王命急宣 或: (4)良多趣味 良: 2..把下列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正面描写了三峡山的挺拔俊秀。 B.文章按照初夏、秋、冬的顺序写了三峡的景色。 C.“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面描写出夏日三峡的水流湍急。 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写出了三峡水落差大的特点。 4..第④段写了秋水,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凄”“哀”两个字,表现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2分)
5..重庆市三峡博物馆“壮丽三峡”展厅的入口处,参观者一进入,脚就踩在一 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江水拍岸的声音,川江号子的声音,长江三峡特有 的猿啼声,不时传到游客的耳畔。请你说说这样设计的意图。(2分)
|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借 和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1分) (2)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