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4)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5)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6)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8)《雁门太守行》中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忠君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时光在不停的流逝,我们在不断的成长,请你以《成长的脚步》为题,写一篇文章,分享我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要求:600字以上;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
|
综合性学习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想学好语文,不可能一蹴而就。最近,班上开展了以“如何学好语文”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们小组就“如何学语文”展开调查,请你设计四个具体的调查问题。 2.你的同学王晓雨不重视语文学科学习,觉得语文学习看不到成效,不如把时间多花在数学和英语上。请你偕一段话,说服王晓雨,要他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字数100-120)
|
|
阅读《冬天》,完成后面小题 冬天 朱自清 ①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水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②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日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上“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光。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光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③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得她那微笑的影子。 ④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节选自《朱自清名作欣赏》,有删节) 1.文章以“冬天”为题,串起三个感人心怀的片断,请你仿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①父子四人围坐 “洋炉子”边吃水煮豆腐。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题为“冬天”,写的却是自己与父亲兄弟、朋友、妻儿的往事,是不是文不对题?请结合内容和中心谈谈你的理解。 3.作者心中的冬天是怎样的冬天?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 4.品读第③段文字,你认为作者为什么感觉“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
|
|
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⑴潮平两岸阔,_________。 ⑵________,洪波涌起。 ⑶兄女曰:________。
|
|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后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 B.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委托) C. 尊君在不?(不,同“否”) D. 友人惭,下车引之 (引:拉,牵引) 2.下面的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C. 与儿女/讲论文义 D. 元方/入门不顾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太丘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 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 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 “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
阅读《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选段,回答后面小题。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①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将会发生变化。当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时,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尝试依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大脑结构。 ②人类并不是天生就会阅读的。在正常情况下,理解和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而阅读能力的形式却需要每个人的刻苦练习。这些在我们浏览网站时是体会不到的。虽然两种行为都被称为阅读,但对书箱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为了获取信息耐蚝的阅读是不一样的,两者有同的阅读体验,并且培养出不同的阅读技能。 ③传统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审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深入和逻辑了。 ④大脑和肌肉一样,是很有适应能力的,给它什么刺激就会发展什么样的模式。习惯于数字阅读的快速、跳跃、浏览,就难以适应传统的慢速、口味和思考的阅读方式。 ⑤数字时代,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已经完全渗入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在信息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操控智能手机和上网,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更适应碎片化信息,也更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但结交线下朋友的能力却越来越弱。 (选自2016年《百科知识》,有删改) 链接一: 人们可以分成两类别:数字原住民(出生于数字时代)和数字移民(出生在数字时代前,但现在开始应用数字工具的人)。前者更依赖于用招待费输入,而后者阅读他人表情的能力则更胜一筹。上网时,前者和后者的大脑受到的训练是不一样的,尤其在社交和学习能力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科学家发现,互联网虽然影响着所有年龄层的人群,但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数字原住民。(节选自加里?斯莫尔《网络化大脑:适应现代大脑的技术变革》) 链接二: “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摆弄我的大脑,重塑中枢神经系统,重置记忆。我的大脑正在变化,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全神贯注于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是易如反掌之事,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诗行里。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变得焦虑不安,开始寻找其他事情来做。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过去曾经甜美如蜜的阅读已变成一场战斗。”(节选自美国打桩专家尼古拉斯?卡尔《网络也有黑暗一面》) 链接三: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娜?沃尔夫说:“我们并非只被阅读的内容影响,我们也被阅读的方式所影响。”网络所倡导的将“丰富”与“时效性”置于首位的新阅读方式,可能已经削弱了我们进行尝试阅读的能力。几百年前的印刷术,让阅读长而深奥的作品成为寻常之事,也让人们能坐下来静心阅读,而在线阅读时,我们只不过就是个“信息解码器”而已。我们对文句的诠释,尝试阅读时形成的丰富精神联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弃我们而去。 链接四: 功能我们平时在网上进行的浅阅读相反,深阅读是一种渐渐被忽视的阅读行为。深阅读的消失将不利于伴随着网络长大的后代的智力和情感发展,也会影响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长篇小说、史诗等文学类型的传承,这些作品只有经过阅读训练的人才能欣赏。近期研究已经证明,深阅读是一种慢速的、沉浸式的、有着丰富的感官细节和复杂的情感、精神体会的阅读,是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与单纯的认字型的阅读完全不一样。虽然严格说来,深阅读的载体不一定非得是传统的纸质书,但印刷品的天然的限制对于深阅读体验却是十分有益的。比如,纸质书上是没有超链接的,这样读者就少了一些干扰——不用纠结是不是得点开链接,从而能保持全身心地沉浸在书中的文字里。 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古人学会了使用工具,现代人学会了使用网络,他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B. 阅读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它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需要刻苦学习才行。 C. 网络时代所倡导的新阅读方式,可能使人难以坐下来静心阅读长而深奥的作品。 D. 网络上的超链接模式,是纸质书上没有的,它会对读者的深阅读产生一些干扰。 2.下列对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的概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传统阅读可以锻炼人们的阅读速度;数字阅读可以锻炼人们的阅读耐性。 B. 传统阅读的内容都非常具有逻辑性;数字阅读的内容都非常具有跳跃性。 C. 传统阅读让人关注内容的深度;数字阅读让人关注内容的丰富和时效性。 D. 传统阅读使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数字阅读使人的线下交往能力减弱。 3.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被改变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并且改变了人类的大脑结构。 B. 不断扫视、浏览、搜寻、点击阅读,使过于关注丰富多样的信息而不能深入阅读。 C. 长时间地使用拇指操控智能手机和上网,致使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D. 某些人或某些东西通过摆弄、重塑中枢神经系统,重置记忆,促使人们的大脑变化。
|
|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C. 作文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D. 你到底去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语文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B. 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C. 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 D. 老舍先生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
|
结合语境,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时,我总喜欢捧着一本诗集,享受属于自己的那种安静 的生活。 ②既能 ,把握方向,又能 ,关注细节,这样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A. ①闲暇 闲适 ②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 B. ①闲适 闲暇 ②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 C. ①闲暇 闲适 ②明察秋毫 高瞻远瞩 D. ①闲适 闲暇 ②明察秋毫 高瞻远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