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下列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浑欲不胜簪

B. 提携玉龙为君死

C. 折戟沉沙铁未销

D. 学诗谩有惊人句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贫贱不能(动摇)       空乏其身(财资缺乏)

B. 断焉(高地)           始(换牙)

C. 已而细柳军(表承接)    者霸上(先前)

D. 惩山北之(阻塞)       欲不胜簪(简直)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丈夫之(ɡuàn)       无穷(kuì)

B. (shuō)           (hè)担者

C. 法家(fú)士           塞上(yān)脂凝夜紫

D. (wú)以应           军士吏(bèi)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素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选自苏轼《放鹤亭记》)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第二年)

B. 亭于其上(建造)

C. 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傍晚)

D. 之曰“放鹤亭”(命名)

2.下列句中的“于”字与“或翔于云表”中的“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告之

B. 皆以美徐公

C. 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

D.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

(2)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

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段交代了放鹤亭名称的由来,并具体描写了放鹤亭的特点。

B. 文段中所写之鹤很温驯,善于高飞远翔,自由往来。

C. 文段描写了“异境”之景的开阔与变化,为写鹤设置了背景。

D. 从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君尽享自然之趣的人生态度。

5.学习课文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写一篇短文。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锦游泳____

(2)佳木而繁阴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而或/长烟一空    B.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4.范仲淹“此乐何极”,欧阳修“乐亦无穷”,请分析两者“乐”的不同之处。

 

某班级举行“走进醉翁亭”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在琅玡山醉翁亭景区,慈孝竹郁郁葱葱,然而,一些竹子主干上却“伤痕累累”:“某某到此一游” “某某天长地久”……如果你看见有个人正在竹子上涂鸦,你准备如何劝阻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完《岳阳楼记》后,小笑拟了上联,请你以《醉翁亭记》为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希文俯瞰洞庭湖心忧天下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填空。

(1)与全文脉络联系最为紧密的文眼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琅玡山朝暮之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琅玡山春夏之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与“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虚词“而”的常见用法有:①表并列;②表承接;③表递进;④表修饰;⑤表转折。请选出下面句子中“而”的用法,只填写序号即可。

(1)日出林霏开。____

(2)朝往,暮而归。____

(3)溪深鱼肥。____

(4)杂然前陈者。____

(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

 

下面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A.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译文: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四处散开,太守随着宾客们回去了。

B.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字来记述这件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C.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那面容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就是喝醉了的太守。

D.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早晨进山,傍晚归来,四季的景色有所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望之蔚然而深者      佳木而繁阴

B. 游人而禽鸟乐也      国怀乡

C. 人知从太守游而      山水之

D. 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得无楚水土使民善盗耶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7526/24158) 首页 上一页 7521 7522 7523 7524 7525 7526 7527 7528 7529 7530 753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