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困难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是日定矣_______

②余一小舟_______

③余强饮三大而别_______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B. 本文作者张岱观察雪景,从“大雪三日”到“上下一白”,最后看到“舟中人两三粒”,采用的是定点观察的方法。

C. 本文写景采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形象、更富有魅力。

D. 文章写景语言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清新淡雅的雪后场景,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句子构成排比。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少一些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避免物价不再飞涨,国家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删除“不再飞涨”中的“不再”)

B. 通过举办奥运会,使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典雅优美的伦敦。(删除“通过”或“使”)

C. 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把“传统”改成“作风”)

D. 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实现低碳生活的关键。(删除“有没有”或在“实现低碳生活”前加“能不能”)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发展学校办学特色和提倡创新教育都不应该了作秀,而应扎扎实实地进行素质教育。

B. 专家认为食盐补碘是必要的,但也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无碘盐的供应。

C. “低碳”生活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日常行为习惯,并逐步成为生活新时尚。

D. 经过工程队妙笔生花的整饰,广州老城区的许多破旧房屋面貌一新,确实令人赏心悦目。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è jìn zhí shǒu_______

(2)他 pán shān______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3)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 yōu xīn chōnɡ chōnɡ______

(4)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 chī xiǎnɡ_____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出师表》中体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请以“那时花开”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体裁不限(除诗歌)。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候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

1.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背影的三个事件,请根据文章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另外两件事。

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________

________

2.结合语境,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此句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3.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掉泪,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怎样的复杂情感。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形象。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 :‘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①,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选自刘向《说苑》)

(注)①上:君王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已失期(2)为天下

(3)仰视天(4)不亡者

2.翻译下列句子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

3.下列选项中“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A. 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B.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4.(甲)文中陈胜以“天下苦秦久矣”揭示起义的根本原因,正是(乙)文管仲所说的“                ”。(甲)(乙)选文都是通过      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选文中陈胜、管仲共同的性格特征是              

 

综合实践:

材料一:《经典咏流传》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联合制作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它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

材料二: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小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后来来自大山深处的支教老师梁俊在原诗的基础上,给这四句诗谱上了旋律,让大山的孩子们用音乐的形式来了解中国的经典文化。他们演唱的《苔》,令现场许多观众感动落泪。

材料三: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甚至有更为具体的推广设想,比如让经典诗词歌曲能进入校园,能够成为我们大课间啦啦操的配乐,能够成为学生们平时张口就唱的作品。

(1)请为《经典咏流传》写一则宣传标语。(至少用到一种修辞。)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

(3)除了用“唱”经典的形式传播外,你还想到哪些方式传播经典?请写出两种。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8843/24158) 首页 上一页 8838 8839 8840 8841 8842 8843 8844 8845 8846 8847 884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