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笔力雄健,

感情沉郁。

B. 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

C. 词的上阕以“异”字统领以下背景:秋来、衡阳、边声、千嶂、长烟,既渲染了西北边

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 词的下阕“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强烈抒发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下面是一幅讽刺漫画,请认真观察,完成后面的问题。

(1)给漫画加个合适的题目。

(2)针对漫画中反映的现象,你作何评论?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

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

学会爱自己

因为这样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

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A. ①④③②⑤    B. ③①④②⑤    C. ①②⑤④③    D. ③④①⑤②

 

仿照前句,在横线处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写在后面的答题横线上)。

我喜欢旅行,喜欢在别人的思想里旅行。我想与陶渊明一起重访桃花源,想与范仲淹携手登临岳阳楼;(1)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追随鲁迅先生去欣赏那蓬勃奋飞的北国的雪,(2)__________________;想跟随琦君女士去品尝那地道纯正的家乡的春酒……

 

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座山,有______立的山峰也有qǔ_______折的幽谷;生活也像一条路,有平直的坦途也有______岖的小径;生活又如一条河,有奔téng_____的激流也有低回的深潭。一路行过,风光无限。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________________,童稚携壶浆。(白居易《观刈麦》)

(3)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桃花源记》中,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选一题作文。

(1)从依稀记事到现在,有许多留存生命印记的“那一刻”令人久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烦恼和困扰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也许是在震撼于自然的伟大力量之后……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洒满阳光。

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捕捉生活细节,写出自己“那一刻”的内心变化。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出发是一声铿锵的号令,出发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出发要有方向,有了方向才不会盲动,有了方向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在前行中领略人生的风景。

请以“向        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久不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字用得很好,请简析其妙处。

2.请你发挥想象,描绘“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所展现的画面。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的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尕,”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二)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②,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荀③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节选自《苏东坡集》)

注:①没(mo)人:能潜水的人。②涉:趟水过河,徒手过河。⑨苟:随便,轻松。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公亦以此自  矜:            (2)康肃笑而之  遣:       

(3)尔敢轻吾射?安:            (4)见舟而之    畏:

2.翻译下面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额之。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3.语段(一)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句子是;语段(二)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4.语段(一)(二)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抬起头来做人

梁文福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故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鞒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成绩,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⑨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请解释第⑥段中加点的“功课”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2.第⑧段两处写到小男孩“抬起头来”,请说说这两处“抬起头来”有何不同?

3.请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抬起头来做人一的理解。

4.金钱的多少能成为衡量人的标准吗?请谈谈你的观点。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9460/24158) 首页 上一页 9455 9456 9457 9458 9459 9460 9461 9462 9463 9464 946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