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段描写老王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

B. “镶嵌”本义指一物嵌入另一物里,此处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老王瘦弱无力、僵硬的毫无生气的病态。

C. 老王受了“我”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拖着病体硬撑着拿了鸡蛋、香油上门感谢,表现了老王淳厚善良、知恩图报。

D. “我”感觉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2.“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数不完。”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当时过度悲伤,加上岁数大了,所以数不完。

B. 时间久了,想起这件事真的记不起来了。

C. 这些鸡蛋凝聚着老王对“我”一家的真诚谢意,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的数不完。

D. “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作者经常受到别人的物品,记混了。

3.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像老王那样的人,你觉得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尊重他们,虽然他们很贫穷,但他们很善良。

B. 理解小人物的难处,用一颗关爱的心去温暖他们。

C. 小人物自有可恨之处,过分关注只会让自己操更多的心。

D.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我们要理解他们的难处,多一点人道主义精神。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 敬称是表示尊敬的称呼,我国古代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驾、陛下等。

D. 金柝是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因此,我们呼吁文化的回归,呼吁每一个中国人一起用汉字勾勒出一个正走在复兴大道上的美丽中国。

②传承中国文化,需要汉字这一载体。

③让那些从我们笔尖流淌出来的文字,如同生命跳动的脉搏,在神州大地上生生不息。

④中华民族之所以五千年来长盛不衰,源于我们拥有的文化基因——汉字。

A. ④③②①    B. ④②①③    C. ③②①④    D. ③④②①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B. 经过汶川大地震后,使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C. 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应当尽力引导学生去阅读中外经典名著。

D. 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期堪称高山流水,是我们交友的典范。

B. 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表示赞同。

C. 小李沉溺于网络游戏,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他却不以为然,照样我行我素

D. 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勋    挚友    昼夜    妇儒皆知

B. 鞍鞯    卓越    憎恶    锲而不舍

C. 抹杀    屏嶂    烦锁    深恶痛绝

D. 字贴    咳嗽    调羹    锋芒必露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气(shuò)     小(kǎi)     起(dié)     古(gèn)

B. 罚(chéng)    怪(dàn)     劣(jiǎn)    引高歌(háng)

C. 育(pǔ)       叫(xiāo)    祈(dǎo)     热情澎(bài)

D. (pì)       长(zī)      转(wǎn)     午(shǎng)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作文。

(1)请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2)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常常会面对父母、老师、朋友的关爱而感到幸福;面对失败挫折而感到无助;或是一个人独处而感到孤独······

只要你细细品尝生活就能感受到其中的各种味道。请以“感受_________” (幸福、孤独、成功······)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

胡子宏

①15岁那年,我在全县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后,被推荐到县城最好的实验初中读书。为此,父亲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觉,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我争一口气,以后考上大学中专什么的。学校实行走读制,每天我都要骑着家里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去上学,风雨无阻。

②条件的艰苦我不怕,可是,那所学校的同学几乎都是县城的孩子,尤其是在我那个班,有好几个县长、局长的孩子。当我穿着农家孩子的粗衣布鞋迈进教室时,顿时传来一阵哄笑声。随后就有孩子为我起了“土老帽”“趿拉鞋”的外号。在花花绿绿、性格活泼的同学中,我特别敏感、孤独,对新环境充满了恐惧。许多次我推着破旧的自行车来到学校,就看到县长、局长家的孩子们从小车里下来,趾高气扬地斜视我一眼。我顿时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忍受的歧视。

③好在我是一个特别勤奋的学生,基础又扎实,在学习上毫不吃力。半年以后的期末考试,我在班上乃至全年级都是第一名。班主任说:“明天就要放寒假了,学校召开全体师生家长大会,每个学生都要有一位家长参加大会,届时要对优秀学生颁发奖状和奖金。”我兴奋不已,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并不比别人差。这时,我听到邻座的几位局长的孩子在嘀咕:那个“趿拉鞋”也会考第一,“土老帽”……我悄悄地离开学校。考了第一,仅给了我片刻的兴奋,随即自卑又涌上心头。

④回到家里,我把成绩通知单递给父亲,父亲乐得合不拢嘴。当我告诉父亲明天要开全体师生家长大会时,父亲立刻张罗开来,叮嘱母亲翻箱倒柜找出春节时他才舍得穿的那件皮大衣。可是我说:“爹,你别去了,人家的父亲都是城里的干部……”父亲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我转过身,鼻子不禁又酸了起来,心想:父亲,你为什么不也是干部,你怎么偏偏当了一辈子农民……

⑤第二天天未亮,窗外刮起了呼呼的北风,窗户的塑料纸被吹得啪啪作响,外面是一片片的雪白。我摸索着穿上衣服收拾书包。父亲说:“我送你去吧,下雪了……”我说:“你就别去了,不就开个会吗?再说,别人的家长是干部,你又不会发言……”打开屋门,一股风雪涌进屋来,好大的雪,我往书包里塞进两个窝头和一块老咸菜,咬咬牙,冲进风雪之中。凉凉的天,凉凉的心:父亲,对不起您了,我是真心想让您分享我的光荣的,可是,班上就我一个乡下孩子,那么多家长,就你一个种地的……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当学校响起预备铃时,我迈进学校的大门。雪仍纷纷扬扬地下着,几辆吉普车和轿车很显眼地停在操场上。

⑥铃声响过后,校长登台讲话,校长的讲话不时激起同学们和家长们的一阵阵掌声和笑声,而此时的我身上冷得厉害,肚子饿得厉害,心里孤单得厉害。我无心听校长的讲话,随意把目光投向窗外的风雪,就这么一刹那,我惊呆了……

⑦父亲,父亲来了!他正透过一扇玻璃向里望,仔细聆听着校长的讲话。我扬扬手臂,父亲看着我,向我使劲摆摆手。风正吹,雪正舞,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

⑧一阵掌声响起来,有同学使劲扯扯我的衣服,校长正叫我的名字,同时手里展开一张鲜红的奖状。我下意识地走上讲台,校长很慈祥地凝视着我。一刹那,我的泪水涌出眼帘,我手指窗外……礼堂里所有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窗外,投向我的父亲。校长一个箭步下了讲台,打开门。风雪呼啸着涌入礼堂,父亲跨进来,抖落身上的一层雪花。

⑨我说:这是我的——父亲!热烈的掌声响起……

⑩放学时,我和父亲步出礼堂,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勤奋,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1.通读全文,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概括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孤独恐惧→ _____________→自卑矛盾→_______

2.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父亲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 

(2)我往书包里塞进两个窝头和一块老咸菜,咬咬牙,冲进风雪之中。

3.小说多次描写风雪,其作用是什么?

4.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5.这篇小说意蕴丰富,引人深思,请结合作品,谈谈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①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本文选自课文_________,作者_________

2.选文第四段划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3.“我”为什么把阿长送的《山海经》看作“最为心爱的宝书”?

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一句中的“这”指代什么?

5.如何理解第五段划线的句子含义?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9980/24158) 首页 上一页 9975 9976 9977 9978 9979 9980 9981 9982 9983 9984 998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