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政治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新增规定:将微信传谣、打骂法官、袭警等九类犯罪行为列入刑事处罚的范围。这些行为入刑的主要原因有

①严重危害性   ②刑罚处罚性   ③刑事违法性   ④法律强制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上网——厌学——逃学——辍学——赌博——偷窃抢劫”,中学生小林的这一堕落过程警示我们

①可以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②要学会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③勿以恶小而为之

④自觉抑制生活中的不良行为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吴某以声援一起案件为由,在法院高声辱骂工作人员,摆放侮辱性的牌子。吴某因此被公安机关治安拘留10天。吴某的行为属于( )

A. 刑事违法行为    B. 行政违法行为    C. 严重违法行为    D. 民事违法行为

 

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打官司时,要到

A. 公安机关    B. 人民法院    C. 人民检察院    D. 人民政府

 

关于违法行为和犯罪的联系和区别,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①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②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犯罪必定是违法行为 

③违法行为必然导致犯罪,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④都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违法行为是指

A. 违反刑事法律法规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B. 所有违反道德的行为

C. 所有对社会有危害的行为

D. 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某校把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制订成《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要求细则》,并印刷成册发给每一个学生,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利用各种方式,加强教育。这是因为文明有礼

①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促进社会和谐 

③体现国家形象                

④能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平凡的世界》中有一则故事,主人公办砖厂烧砖失败,为了不影响客户,他高价从外面采购砖瓦给客户,赢得了良好的信誉。这则故事提醒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做到

A. 尊重他人

B. 诚实守信

C. 艰苦奋斗

D. 学会合作

 

小到乱扔垃圾、插队抢座,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大到企业经营不守规矩,什么昧心钱都敢赚;政府部门的人靠潜规则办事等等。根治这些乱象,必须( 

宣传规矩、规则,减少“无知者无畏”现象的发生

培养规矩意识,提升守规矩的文明素养和习惯

加大立法力度,通过立法来彻底杜绝不守规矩的行为

把处罚落到实处,让不守规矩者付出必要代价。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列观点对规则理解错误的是

A. 维护秩序靠规则

B. 规则就是指规章制度

C.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D. 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

 

共358260条记录 当前(11393/35826) 首页 上一页 11388 11389 11390 11391 11392 11393 11394 11395 11396 11397 1139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