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与我国相邻的内陆国为

A. ①国    B. ②国    C. ③国    D. ④国

2.有关①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和亚热带    B. 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产粮最多的国家

C. 印度河是①国最主要的河流    D. 恒河三角洲是①国重要的产棉区

3.①国半岛的东西沿海地带最主要的农作物是

A. 小麦    B. 水稻    C.     D. 黄麻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

(1)图甲中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         。你是依据图甲中哪些信息判断的?请列举两条并说明。

材料二:读图回答

(2)根据图中气候资料比较丙、丁两地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差异。

材料三:下图为中国某区城图,图中A县适宜许多花卉生长,特别是桂花种植已有百年历史。

(3)A地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的美誉,试分析形成这种气候现象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某区域降水量分布图,回答

(4)描述图中6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状况并说明其影响因素。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与上年相比上升了1.32个百分点。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0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1)概述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对农村和城市分别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青海省2000 年和2010 年人口数据     

(2)根据材料二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部分及周边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B描述乌鲁木齐气候特征。

(2)据图A比较昆明和北京两地气温特征的差异 。

(3)分析甲地地形区崎岖的原因。

 

(题文)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某季节降水量等值线图(单位:mm)。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季节应是春季

B. 该季节应是秋季

C. 图中市区400 mm等降水量线以内的降水量数值在400 mm以上,原因是雨岛效应.

D. 图中市区400 mm等降水量线以内的降水量数值在400 mm以下,原因是热岛效应

 

下列图分别是1998-2010年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期平均耗水量图和冬小麦生长期平均有效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缺水最严重的是(  )

A. 秦皇岛    B. 保定

C. 衡水    D. 邯郸

2.图示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缺水的原因有(  )

①生长期内降水量少  ②春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③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  ④锋面雨带停留在东北地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穿衣指数是根据天气的阴晴、冷热、风力等情况,去提醒人们适当着装。下图为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图所示的日期,最不可能是(  )

A. 4月20日    B. 5月1日

C. 7月20日    D. 10月31日

2.造成全国穿衣指数如图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差异    B. 地势高低    C. 海陆位置    D. 风俗习惯

 

湿润系数是指一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湿润系数越小,则该地干燥程度越明显。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湿润系数图,回答下面小题。

1.A区域的地表景观是

A. 沙漠景观    B. 森林景观    C. 草原景观    D. 沼泽景观

2.B处湿润系数与周围地区存在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A. 夏季风影响不到,降水少    B. 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

C. 地处盆地,对流旺盛    D. 山地降水多,蒸发量弱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该图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A.     B.     C.     D.

2.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A. 西北高东南低    B. 东高西低    C. 中间高四周低    D. 南高北低

 

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地形剖面、气候统计图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形剖面线、≥10°C的积温曲线、年降水量线分别对应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乙、甲    D. 丙、甲、乙

2.图中降水最多的地点,其海拔约为

A. 900m    B. 1250m    C. 1600m    D. 3000m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13405/41910) 首页 上一页 13400 13401 13402 13403 13404 13405 13406 13407 13408 13409 1341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