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区无常年河流,被称为无流区。读阿拉伯半岛地形图。 (1)绘出沿北回归线的阿拉伯半岛地形剖面示意图。 (2)简析该半岛降水稀少的原因;并解释除降水外该半岛大部分地区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 (3)甲地畜牧业较发达,推测其用水来源及其成因。 (4)有专家提出在本区实施人工增雨以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你认为是否可行?阐释理由。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洞庭湖位置图。 材料二 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 (1)说出图示地区主要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其过程。 (2)据材料二,说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并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 (3)分析洞庭湖面积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
|
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下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 ) A. 水汽蒸发减少 B. 地表水下渗增加 C. 地表径流增加 D. 大气降水减少 2.下列属于城市“植生滞留槽”的建设对城市环境影响的是( ) A. 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B. 加重地表土壤干燥度,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 C. 发挥生物滞水功能,根治城市内涝 D. 增加地表水下渗,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
|
|
下图示意咸海不同时期湖岸线的变化和示意咸海流域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咸海流域( ) A. 河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 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强 C. 河流水量受气温影响大 D. 受大西洋西风影响较大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A. 流域面积逐渐缩小 B. 湖岸的坡度东岸陡西岸缓 C. 流域主体位于温带草原 D. 全球变暖是湖泊萎缩的自然主因 3.咸海消失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 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减少 B. 棉花种植受到极大威胁 C. 冬半年沙尘暴频发 D. 气温年较差减小
|
|
“海绵城市”是我国大力倡导的构建新型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城建模式。下图是“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环系统对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 A. 减少雨水下渗 B. 增加地下径流 C. 减少地表蒸发 D. 增加水汽输送 2.两种城市水循环模式的差异是( ) A. “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的可用水量 B. “快排”模式与原自然水文环境相仿 C. “海绵城市”增大了城市地表排水量 D. “海绵城市”提高了城市抗旱防洪能力
|
|
下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 A. 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 B. 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相同 C. 绿水主要指地表和地下径流 D.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绿水 2.绿水( ) A. 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 B. 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的影响 C. 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D. 对湿润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
|
下图是北美马更些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年降水量 A.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 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C. 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D. 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2.马更些河 A. 以雨水补给为主 B. 有明显的凌汛 C. 结冰期短 D. 含沙量大
|
|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14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 (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
|
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10分)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11分)
|
|
(题文)雪崩是积雪在陡峭山体发生的一种瞬间崩落现象,运动速度快,冲击力大。火山喷发、地震等可诱发雪崩。1970年5月31日,甲市(位置见下图)发生里氏7.6级地震,距该市130千米左右的山峰发生大规模雪崩。雪崩导致乙市在几分钟内全城被毁,两万多居民死亡。 分析此次雪崩形成及乙市受灾严重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