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a、b、c为三条等值线,间距相等,虚线AB为等值线弯曲度最大地方的连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且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处为山谷,AB线为集水线,可发育河流 B. 此处为山脊,AB线为分水岭 C. 此处为山谷,AB线为分水岭 D. 此处为山脊,AB线为集水线,可发育河流 2.如果图中等值线为海平面等压线,且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处为高压区,天气晴朗 B. 此处为低压区,天气阴雨 C. 此处为低压区,天气晴朗 D. 此处为高压区,天气阴雨 3.如果图中等值线为等温线,且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处地形可能为山脊, B. 甲处气流上升,天气晴朗 C. 甲处气压较高,天气阴雨 D. 图中风向可能为东南风
|
|
2014年12月4日,中国一架满载饮用水的飞机紧急从广州飞往马累,若北京时间12:00出发,经4小时到达马累。机长身高为1.8 m,到达时其在机场地面的身高影长接近于(tan55°≈1.43;tan65°≈2.14) ( ) A. 0.6 m B. 1.2 m C. 1.8 m D. 2.4 m
|
|
下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 A. 45 m B. 55 m C. 105 m D. 125 m 2.能全程拍摄并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影机位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5月23日,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时,北京时间是 ( ) A. 24日2时52分 B. 24日2时08分 C. 23日3时08分 D. 22日2时52分
|
|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 (2)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坝顶的海拔为500米,水库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并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 (3)甲、乙、丙、丁四个村镇附近,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请说明原因。 (4)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甲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镇的主要原因。
|
|
(题文)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1)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
|
(题文)下图示意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 该地可能位于( ) A. 北美五大湖沿岸 B. 巴西高原中部 C. 澳大利亚西南沿海 D. 中国东南沿海
|
|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题。
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2.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3.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
|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实线为北半球气压场中的低压槽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低压槽附近形成冷锋 B. 低压槽附近形成暖锋 C. ①处为晴朗天气 D. ③位于锋后,可能为阴雨天气 2.若实线为北半球气压场中的高压脊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处可能为阴雨天气 B. ②处可能为晴朗天气 C. ③处可能形成西北风 D. ④处可能形成东北风
|
|
(十)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问题。 1.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A. 准静止锋 B. 冷锋 C. 反气旋 D. 暖锋 2.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A. 阴雨连绵 B. 风和日丽 C. 晴雨无常 D. 暖锋
|
|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 减弱了射向膜外的地面辐射 B. 增强了地膜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C.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山东省胶东地区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