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是世界著名的岩球地质公园,但其岩石并不是大理岩(碳酸盐),而是花岗岩。图a为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石球景观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a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b中(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
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读某海岸线历史变迁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近现代以来,图中海岸一直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图中乙处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下列关于其所受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4至12世纪,侵蚀作用为主 B. 12至15世纪,堆积作用为主 C. 15至19世纪,侵蚀作用为主 D. 19世纪至现代,堆积作用为主
|
|
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 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 C. 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 D. 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
|
读图,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这些沙滩形成于( ) 太平洋珊瑚礁(岛)分布示意图 A. 风化作用 B. 侵蚀作用 C. 搬运作用 D. 沉积作用
|
|
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下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 ) A. 冰川沉积 B. 流水沉积 C. 风力沉积 D. 风化残积 2.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下图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经考证发现,近30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 乙地海岸线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陆地后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海岸的( ) A. 地貌形态 B. 泥沙沉积量 C. 河网密度 D. 抗侵蚀能力
|
|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Ⅰ、Ⅱ B. Ⅲ、Ⅳ C. Ⅰ、Ⅲ D. Ⅱ、Ⅳ
|
|
下图示意2000年黑龙江省流出人口构成。读图,完成各题。 1.2000年黑龙江省流出人口 A. 迁入地选择广泛,全国分布比较均匀 B. 迁移目的地选择主要受距离影响 C. 以社会型迁移(拆迁、婚姻、投亲等)为主 D. 男女性别比例略有失调,青年受高等教育机会低 2.黑龙江省流出人口结构的影响有 A. 降低社会抚养比 B. 劳动力短缺 C. 恶化人口性别结构 D. 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
|
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下图示意我国2012年省际人口净迁移率与城市化率线性关系。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 ) A. 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净迁移率呈正相关 B. 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口流入区和流出区的城市化水平 C. 北京迁入人口数量最多是因为北京经济最发达 D. 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贵州人口迁出率最高 2.关于黑龙江人口净迁移率和城市化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净迁移率低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B. 人口净迁移率低主要是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C. 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黑龙江地广人稀,人口数量少 D. 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引起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图中最容易吸引“移民就业”的工业部门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 ①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②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③缓解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 ④降低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