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棘属多年生灌木,耐旱,抗风沙。春、秋季新植幼株,3-4年后挂果,9-10月采摘。果实有很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但易变质。早期工艺是沙棘果带枝采摘,连枝加工。皇甫川流域多沟壑,是我国沙棘主要种植区域之一。近年来,该地引进了品质优、产量大的俄罗斯大果沙棘替换本地品种。下为皇甫川流域位置示意图和坡面沙棘林带景观图。 (1)坡面沙棘林通常沿等高线延伸方向逐排种植,试分析其原因。 (2)该地秋季新植沙棘幼株成活率比春季高,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3)上世纪90年代,该地沙棘种植规模快速扩张,但经济效益不高,推测其原因。 (4)你是否赞同该地引种俄罗斯大果沙棘,扩大产业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
|
人工生态浮岛是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建设的生态工程。气候及水域条件影响了浮岛的成本和效益。读“人工浮岛示意图”,完成下题。 人工浮岛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 ) A. 遮蔽阳光,抑制水体温度剧烈变化 B. 根系吸收水中营养物质,抑制藻类生长 C. 为鱼类提供饵料和繁殖场所 D. 提高水域景观的观赏性
|
|
下图为我国某温带地区不同系统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耕地面积:农牧结合区>草甸草原区>荒漠草原区 B. 该地不可能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C. 荒漠草原区人口总数少,对环境破坏小,环境质量好 D. 草甸草原区植被覆盖率高,不会出现扬沙、沙尘天气 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 A. 利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发展马铃薯等无公害蔬菜种植 B. 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油料作物产量 C. 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D. 适度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
|
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是( ) A. 产生药材,调蓄洪水 B. 产生工业原料和农副产品 C.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D. 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水源 2.保护若尔盖湿地的措施是( ) A. 挖沟排水,疏开沼泽 B. 停止一切经济活动,实行封闭管理 C. 修建水库,发展水电 D. 设立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
|
|
下图示意我国地理位置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 甲地区植被退化 B. 乙地区沙化 C. 丙地区荒漠化 D. 丁地区植被改善
|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地形和降水分布,当地居民随季节转场放牧。降水量大于400mm为森林景观,200-400mm为草原,小于200mm为荒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森林景观现在(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夏季草场生长好,宜扩大畜群数 B. 夏季到乙地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 C. 冬季在丙地放牧,可充分利用草场资源 D. 丁地大量掘井,可增加牧场扩大耕地
|
|
下图为我国某河源头地区不同海拔和坡向的草地退化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河源头地区草地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过度樵采 B. 过度农垦 C. 过度放牧 D. 过度利用水资源 2.当地人类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可能位于 A. 东坡 B. 西坡 C. 南坡 D. 北坡
|
|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26分) 材料一 图甲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乙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8分) (2)长江江苏段______________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理由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8分) (3)苏州某组织制造企业研究是否前往安徽的方案。如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要采取什么应对措施?(10分)
|
|
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球三轮产业转移示意图。 材料二 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 (1)简述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的原因。 (2)分析在全球二、三轮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3)目前,中国有“世界工厂”之称。你认为我国产业今后应如何发展?
|
|
图丙中a、b、c表示产品生产的设计、加工、营销环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皖承接的产业对应图中的阶段和环节分别是( ) A. Ⅰ、a B. Ⅱ、b C. Ⅲ、c D. Ⅳ、b 2.服装加工基地向皖迁移将( ) A. 推动皖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阶段 B. 使皖部分乡村景观不复存在 C. 使沿海高素质劳动力大量流失 D. 进一步扩大区域间经济差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