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2.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③
|
|
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称为生态承载力。 读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占比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候 B. 国土面积 C. 土壤肥力 D. 水资源数量 2.下列能够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有( ) ①提高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②围湖造田 ③保护野生动植物④推广生态农业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
|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当前沪宁杭地区能大量吸引民工迁入的原因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⑥ 2.2011年8月2日,肯尼亚达达阿布,每日有超过1 000名躲避战乱的难民离开自己的国家来到已经人满为患的难民营。这次难民外迁的主导因素是 A. ① B. ④ C. ③ D. ⑤
|
|
“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现在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读“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四国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村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B.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C. 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 D. 农村养老设施完善
|
|
读“我国部分地区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上图中,死亡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是 A. 上海 B. 北京 C. 西藏 D. 宁夏 2.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直接原因是 A. 经济发达 B. 人口老龄化严重 C. 文化水平高 D. 自然条件优越 3.目前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原因是 A. 人口基数大 B. 环境人口容量大 C. 资源分布不均 D. 生产力地区差异大
|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 材料二 博格达峰北邻准噶尔盆地,南隔达坂城谷地与吐鲁番盆地遥遥相望,处于荒漠包围之中。博格达峰垂直分带景观十分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原-荒漠带,野生物种资源丰富。 (1)达坂城至吐鲁番附近一段被称为“30里风区”,简述“30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博格达峰野生物种丰富的原因。 (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图中山脉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
|
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图中BC线为晨线,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A地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 (2)假设图中等压线状况不变,从气温、降水和气压三个角度描述M—N一线天气的变化。 (3)若图中D地1小时后气温上升,请用相关地理原理解释其原因。
|
|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量算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流程,写出大青山顶与李村之间的相对高度,站在大青山顶可否看到李村,并简述理由。 (2)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 (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地区聚落的影响。 (4)图示地区开发了以“青山、幽谷、溪流”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若利用暑假时间赴该地区旅游,应注意防范哪些自然灾害?
|
|
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各种气象灾害中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 A. 干旱 B. 洪涝 C. 暴雨 D. 冰雹 2.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位置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①春季多阴雨 ②冷空气势力强大 ③农事活动较早 ④梅雨提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3.为减轻图中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A. 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 B. 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C. 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D. 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
|
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乙、丙、丁处,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A. 甲与乙 B. 甲与丙 C. 乙与丙 D. 丙与丁 2.丙处岩石的成因与图5地壳物质循环图中数字代表的岩石相符的是 A. ① B. ② C. ③和④ D. ④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丁地至丙地自然带呈现的变化最有可能的是 A. 垂直带谱更加复杂 B. 垂直带谱变得简单 C. 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增加 D. 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降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