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图,回答: 根据观测站的分布特点判断,建立地壳运动观测网最主要的目的是( ) A. 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和预报 B. 大地高程测量 C. 地震监测和预报 D. 为电离层研究、气象预报提供数据
|
|
与传统的手工测量手段相比,GPS具有的特点是( ) A. 测量精度高,操作复杂 B. 中间处理环节较多且复杂 C. 仪器体积大,不便于携带 D. 全天候操作,信息自动接收、存储
|
|
我国一野外考察队相隔一个小时看到GPS接收机分别显示如下界面。读下图,关于该考察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处黄土高原向东南方向行进 B. 地处华北平原,行进的相对高度达到800米 C. 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有可能遭遇台风天气 D. 地处内蒙高原,当地此时已是黑夜
|
|
GPS接收机可显示当地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动态指示前进方向(其正北方为0°,正东方为90°,正南方为180°,正西方为270°),设定路标、生成行进路线、显示当地日出时间(早期的GPS接收机只能显示当地日出、日落的伦敦格林尼治(国际标准)时间。据此回答: 若GPS接收机显示屏上显示225°,则表示前进方向是(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南 D. 西北
|
|
下左图为我国某小学附近等高线圈,下右图为 AB线的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学最有可能在( ) A. 华北平原 B. 黄土高原 C. 云贵高原 D. 东南丘陵 2.最近该地利用GPS对士层进行定位,其目的是为了监测( ) A. 滑坡 B. 泥石流 C. 洪涝 D. 台风 3.该地为了稳固岩层土层而采取的措施中效果最不明显的是( ) A. 排水 B. 建抗滑挡墙 C. 植树种草 D. 清理土方减载
|
|
关于全球定位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球定位系统只能获得地面某点的经纬度,不能确定其高程 B. 全球定位系统由3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即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 C. 全球定位系统具有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但是受地形、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D. 目前GPS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
|
|
GPS用户能够直接从GPS接收机上了解到的信息是( ) A.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 B. 天气信息 C. 当地的卫星图像信息 D. 三维位置坐标、速度以及时间
|
|
中国地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早在1908年就提出了中国南北分界(即秦岭—淮河)的观点,而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则首次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最窄处约26.42公里,最宽处约195.41公里,将“线”还原成“带”(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将中国南北分界由“线”还原成“带”,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遥感技术(RS) B. 全球定位系统(GPS) C. 地理信息系统(GIS) D. 计算机网络技术(CNT) 2.中国南北分界带西端,最接近我国的( ) A. 种植业与畜牧业的交错带 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C. 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 外流河区域与内流河区域分界线
|
|
GPS用户能够直接从GPS接收机上了解到的信息是( ) A.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 B. 天气信息 C. 当地的卫星图像信息 D. 三维位置坐标、速度以及时间
|
|
GPS技术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据此回答。 1.下列对“精准农业耕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精准农业耕作”即把GPS技术引入农业生产 B. “精准农业耕作”因为引入了GPS技术,从而使农业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C. “精准农业耕作”虽然避免了资源浪费,却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D. 目前,大部分国家都能进行精准农业生产 2.南极科考队测得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海拔是4093米,在测量过程中,队员们利用到的现代化技术手段为( ) A. 全球定位系统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D. 地理测绘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