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卷”是冬天一种极为罕见的自然现象,只有在温度、湿度、风速、地形及雪花之间完美结合后才能形成。它的形成需要严格的外部条件:首先,地形为缓坡,地面上要先有层快要结冰的积雪;其次,要在积雪上降落比较厚的新雪,温度要保持0-1℃,否则雪卷会立即散掉;最后,时速至少达到40km的阵风,如果是持续不断的大风,雪花则会被吹散,不会形成“雪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雪卷”最有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 南岭 B. 青藏高原 C. 云贵高原 D. 东北平原 2.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和制约性条件分别是( ) A. 降水耕地资源 B. 昼夜温差水源 C. 气候地形 D. 光照热量
|
|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此处“弄”指洼地)乡,是我国最典型、最精彩的峰丛洼地地貌区。七百弄所有的山峰高度相仿,基座相连,山峰密集,呈环围状,中间深凹如锅底,洼地里最低的地方有漏斗眼(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七百弄 A. 峰丛是由同一个古平面剥蚀而成的 B. 形成阶段的地壳运动以下沉为主 C. 聚落规模较大且相互联系密切 D. 组成岩石以岩浆岩和变质岩为主 2.七百弄乡最适宜种植 A. 水稻 B. 甜菜 C. 棉花 D. 玉米
|
|
下图示意黄河宁夏段。黄河自中卫县的南长滩入境至石嘴山的麻黄沟出境。沙坡头至枣园为峡谷河段,河面较窄,只有冷冬年份才能封河,称为不常封冻河段。枣园以下河段河面宽广,为常封冻河段,常有凌汛发生。下表为枣园、石嘴山气温低于0℃日期。读下图及表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黄河干流的长度约为 A. 180千米 B. 380千米 C. 580千米 D. 780千米 2.沙坡头至枣园河段非冷冬年份不封冻的原因是 A. 纬度低 B. 水量大 C. 流速快 D. 地势低 3.推测枣园至石嘴山河段开始出现凌汛的日期大约是 A. 11月24日 B. 11月28日 C. 3月1日 D. 3月7日
|
|
(题文)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临阿拉伯海,大陆架面积广阔,其东南部有广阔的塔尔沙漠。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粮食产量很多,盛产香蕉、桔子、芒果、番石榴热带亚热带水果以及桃子、柿子等温带水果,农业人口所占比重大,苏库尔水坝是印度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下图为“巴基斯坦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1)依据等温线说明图示区域的地形特点。 (2)试分析巴基斯坦地形对该国农业地域生产的影响。 (3)请你对苏库尔地区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及理由。
|
|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问题。
(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分析图中水利枢纽建设的有利条件。 (3)指出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地形条件及其意义。
|
|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7月等温线,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P值为( ) A. 16 B. 20 C. 24 D. 28 2.该月,甲地( ) A. 受沿岸暖流影响,气温高于乙地 B. 受温暖西风影响,气温高于乙地 C. 因地势比乙高,气温低于乙地 D. 因气压比乙高,气温低于乙地
|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由四周向中心递减 B. 西部密集,东部稀疏 C. 向河流上游凸出 D. 向河流下游凸出 2.榨菜是图示地区的地理标志性农作物,榨菜品质优的原因是 A. 多云雾,气候湿润,病虫害少 B. 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地区气温低 C. 黑土土壤肥沃,富含营养元素 D. 河谷地带地势低,冬季气温较低
|
|
下图示意某年我国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等值线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年份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空间差异总体呈现出( ) A. 北方污染高于南方 B. 东部地区污染高于中西部地区 C. 南方污染高于北方 D. 发达地区污染高于欠发达地区 2.兰州市大气污染严重,尤其是在冬季,对其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 河谷盆地地形 B. 沙尘天气多发 C. 气候干旱少雨 D. 土壤贫瘠
|
|
下图为某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P处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A. 地形 B. 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 大气环流 2.关于M、N两地降水量差异比较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M地降水量小,N地降水量大 ②M地降水量大,N地降水量小 ③M地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 ④N地处于东南季风迎风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
|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不同地区的地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 ) A. B点位于A点的西南方向 B. A、B两点相对高度为700米 C. 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 D. 甲图表示的范围较大 2.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甲图高原、山地为主 ②乙图以高原、丘陵为主 ③甲图地势西高东低 ④乙图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