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A. 服装鞋帽生产 B. 节能环保业 C. 汽车零配件生产 D. 高端装备制造业 2.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A. 造成环境污染,占用耕地 B. 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C. 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D.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
|
坡面侵蚀是指在坡面上发生的一切侵蚀现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 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 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 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2.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 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 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 坡面径流流速小 D. 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3.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上右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位于黔东南某断层谷地。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如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热量 B. 光照 C. 地形 D. 降水 2.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 ) ①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 ②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 ③底层架空以利于防涝且通风透气 ④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某游客中秋节去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见到的农业景观与下列诗句最吻合的是( ) A. 家家打稻趁霜晴 B. 新雨山头荔枝熟 C. 小麦登场雨熟梅 D. 梨花淡白柳深青
|
|
2017年9月30日,“‘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治理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2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政要和学者前来参加会议。下图为‘一带一路’路线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鹿特丹至威尼斯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 伊斯坦布尔至德黑兰地形平坦 C. 最东端和最西端自然带相同 D. 冬季河流都有结冰期 2.上海的小明在今年暑假,随团参加了“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活动。他在日记中写到: ①在内罗毕,吃完晚饭,在微信群里发红包,国内多数人没有抢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
20世纪90年代,日本针对农业面临的发展窘境,首先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就是鼓励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其内涵是指“1+2+3”或“1×2×3”,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利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第六产业”在日本的主体产业是 A. 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 B. 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 C. 商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D. 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2.日本发展“第六产业”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农业生产规模与产量 B.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C. 加快乡村地区城市化步伐 D. 振兴农村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3.我国下列农业模式最接近“第六产业”内涵的是 A. 以“3S技术”为核心的精准农业 B. 以种植、加工、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庄 C. 以科技为核心的杂交水稻种植 D. 以林一草一粮一鱼为核心的立体农业
|
|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综合了天文、气象等知识,反映了我国古代发达的农业文明。右图实线所示为晨昏线上地方时为12时的P点,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左图为“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A. 珠江三角洲 B. 柴达木盆地 C. 藏南谷地 D. 渭河平原 2.关于图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 P点位于①位置时,西安的节气最可能是寒露 B. P点由b移向c期间,西安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C. P点由b移向c期间,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D. 立春、春分反映的是季节变化
|
|
尼日利亚是一个农业国家,人口1.5亿,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随着石油工业的兴起,农业被忽视,农产品产量逐渐减少,水稻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中国是600公斤左右)。下图是尼日利亚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信息显示尼日利亚 A. 位于低纬度、西半球 B. 地势南高北低,起伏大 C. 铁路网密度大,方便内陆与沿海的物资运输 D. 首都大致位于国家的中心,有利于对全国的行政管理 2.该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不利因素是 A. 水源、热量 B. 劳动力、资金 C. 交通、市场 D. 科技、政策
|
|
读欧洲某地农业要素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是( ) A. 中美地峡 B. 美国五大湖周围地区 C. 尼罗河三角洲 D. 墨累-达令盆地 2.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 A.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C. 最大限制性因素是土壤碱化 D. 最大障碍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矛盾突出
|
|
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结构示意图(局部),M、N代表城市功能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该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高速公路有利于市内交通和工业发展 B. 火电厂对城市环境保护不利 C. M应该是该城市的住宅区 D. N应该是该城市的工业区 2.该城市正在规划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适合的位置是 A. ① B. ③ C. ④ D. ⑤
|
|
城市空间的极度蔓延是目前城市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某学者通过构造城市空间形态低碳绩效模型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从公共服务中心的出行距离角度探索城市空间增长的低碳化模式,为城市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下表为我国某市公共服务中心的平均出行距离比较(单位:km),据此并结合典型城市增长的模式及其公共服务中心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城市空间增长模式中最优的低碳化模式是 A. 现状 B. 圈层增长模式 C. 双城增长模式 D. 新城增长模式 2.最优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A. 新组团职能转移中心城市的经济职能 B. 新组团规模大体和中心城市处于同一水平 C. 新组团职能控制中心城市人几增长规模 D. 城市发展向各个方向均衡无限增长 3.低碳化城市发展的新建组团,应 A. 距中心城市较远 B. 规模较小 C. 数量较多 D. 做大做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