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近发表在PNAS期刊上的一篇论文,人类仅占生物量的0.01%,但人类文明诞生至今却毁灭了83%的野生动物和一半的植物。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是( ) ①古生代末期 ②中生代末期 ③新生代末期 ④侏罗纪末期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
|
哪处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与另三处不同 A.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 B. 澳大利亚的东北部 C. 巴西高原东南沿海 D. 非洲刚果盆地中部
|
|
2018年5月28日在吉林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附近发生5.7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长春、哈尔滨等地有明显震感。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可以预报地震 B. 深源地震往往破坏性较大 C. 全球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 D. 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中不包括火灾
|
|
凌日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经常是太阳系行星)遮挡。在下列天体上可能观测到天王星凌日的是() A. 水星 B. 地球 C. 土星 D. 海王星
|
|
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该地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其西北面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出售芦苇成为当地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总收入并不高。
材料二 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推断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湖泊、飞鸟、鱼群、芦苇之间的关系。 (3)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4)请你为当地百姓增加收入提出可行性措施。
|
|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
|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二者呈正相关。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下列要素中可能增强的有 ①流水作用 ②冰川作用 ③风力作用 ④地面蒸发 ⑤水汽输送 ⑥地面径流 A. ①④ B. ②⑤ C. ③④ D. ③⑥ 2.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 气候的海洋性变强 B. 植被覆盖率增大 C. 气温的日、年较差减小 D. 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
|
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流沙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 ) A. 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 B. 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 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 D. 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2.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 A. 气候较同纬度地区温暖,利于繁殖 B. 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栖息 C. 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 D. 地势低平,利于筑巢
|
|
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表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要限制碳物质向哪个圈层的流动( ) A. 大气圈 B. 岩石圈 C. 水圈 D. 生物圈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B. 地球上的碳物质主要蓄积在生物圈当中 C. 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 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
|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 B. 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 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 D. 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 A. ⑧ B. ⑦ C. ⑥ D. 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