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近些年来前往珠穆朗玛峰的人越来越多。常年被皑皑白雪覆盖的珠峰,虽然看起来高大挺拔,其生态系统却是相当脆弱。特别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产生了大量垃圾,对珠峰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影响。仅在2018年春季登山季,相关工作人员便收集了8.4吨的垃圾。为落实国家“绿盾”行动相关要求,更好地保护珠峰环境,促进珠峰可持续发展,珠峰保护工作也一再升级。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布禁令,规定:自公告之目起,攀登珠峰接待服务每年只限春季,登山人数控制在300左右;游客所能到达的位置从珠峰游客大本营(5200m)下撤到2公里外的绒布寺(5150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珠峰北坡攀登珠峰接待服务每年只限春季,是因为(   )

A.春季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气温高

B.春季是雨季过渡到风季,晴朗多风

C.春季万物复苏,沿途景观美丽别致

D.春季冷暖空气活动均偏弱,出现较好天气的概率更大

2.为保护珠穆朗玛峰的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干扰,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

①严格管控和压缩登山人数②降低观景海拔和规定攀登时间

③永久性禁止珠峰旅游④建立登山环保押金制度,要求登山者携带规定数量的垃圾下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当前,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农业也面临着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严重超釆、石漠化、土壤重全属超标等问题的挑战。为了坚守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好地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国家提出在部分地区探索试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下图示意云南省文山自治州国家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市县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试点区县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资源短缺 B.石漠化 C.重金属污染 D.草原退化

2.关于轮作休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类似于游耕、易耕的粗放式耕作制度

B.耕地质量改善,但粮食产量持续下降

C.农民的经济收入将大幅度降低

D.利于恢复和培育土壤微生物群落

 

    深泓点是指河流断面的最深处,其海拔变化能反映河床的冲淤情况。黄河某河段几乎无支流汇入,河道宽浅。初春时上游来水受冰坝阻挡,导致该河段水位上涨,形成凌汛。下图示意某年3月17-30日期间该河段S处在凌汛洪峰前后流量与深泓点海拔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段最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2.该时段,S处河床在流量下降过程中(   )

A.持续发生淤积 B.先冲刷,后淤积 C.先淤积,后冲刷 D.持续发生冲刷

 

    德国多瑞河-美因河调水工程由多瑙-美因运河和布罗姆巴赫湖引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年平均调水量约1.5亿m3,建成后,美因河流域在多瑞河水的调节下,径流量大大提升,缺水国境得以缓解。针对部分湿地被占用,该调水工程还配套设置了库区浅水区,修建了岛屿和沙摸,并沿库区岸带划定鸟类栖息地和候鸟迁徙中转场所。为保证多瑙河生态流量,只有当凯尔海姆的水文站测出多瑙河的流量超过140m3/s时,运河才可以向美因河输水。下图为多瑙-美因运河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多瑙河-美因河调水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会面临的问题是(   )

A.地形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B.降水丰沛,易引起河堤坍塌

C.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D.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

2.多瑙河-美因河调水工程的建成会(   )

①改善山北缺水状况 ②联通北海和里海,拓展水运网络体系

③促进区域旅游发展 ④造成多瑙河生态明显恶化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3.该调水工程配套设置库区浅水区、岛屿、沙坝工程、鸟类栖息地等的主要目的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降解污染物,减轻水体污染

C.调节径流,蓄洪防旱 D.保护生物多样性

 

    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即静脉产业,是垃圾回收和再资源化利用的产业,静脉产业园作为静脉产业的主要实践形式,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指导原则,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资源化,以实现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排放、降低环境污染负荷为目标的新型工业园区,建设静脉产业国区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图为我国某静脉产业园区内的产业链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静脉产业园区具有生态工业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区别于传统的工业园区。与传统工业园区相比,静脉产业园区(   )

A.污染物排放多 B.资金投入少 C.资源利用率低 D.技术要求高

2.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产业链条流程的是(   )

A.污泥处置中心→垃圾焚烧发电→渗滤液处理厂

B.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沼气发电厂→垃圾填埋场

C.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渗滤液处理厂

D.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渗滤液处理厂→垃圾填埋场

 

    位于法、德、卢森堡和比利时接壤地区的萨尔区,在150多年前因煤,铁生产而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由于煤炭资源的枯竭和产业结构调整,如今被认为是欧洲老工业区的“腐朽地带”。下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因素不属于萨尔区经济转型前发展阻力的是(   )

A.科学技术 B.环境变化 C.人口规模 D.资源枯竭

2.在新生期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

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枯竭而下降

B.传统工业消失,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C.人口会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D.应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早在2000年,新疆铁路就开展了“千里绿色长廊”建设,2020年,工作人员首次采用无灌溉管件技术在南疆铁路风沙区段试种防护林。该技术是将直径10厘来、长度30厘米的PVC管坚立埋入沙中,将梭梭幼苗栽植在管中央(如图所示),可有效提高幼苗的保存率(≥70%)和年生长量(>2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无灌溉管件技术种植的防护林具有的特点是(   )

①减少水分流失②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③减少风沙吹蚀④防止小动物啃食幼苗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2020年之前,与北疆准噶尔盆地相比,南疆种植防护林难度大的原因是(   )

A.风沙雨雪量更大 B.气温年较差更大 C.管理人员更欠缺 D.对灌溉水源更依赖

3.为促进南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利用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加工业 B.利用独特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

C.利用生物措施对原生沙漠进行改造 D.利用地下水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下表为2014年山东省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对比表,东郜地区在本世纪初通过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经济快速发展;目前西部地区正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人均GDP(万元)

人口城镇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构成(%)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东部地区

8.93

59.77

6.55

52.15

41.3

西部地区

3.68

48.31

8.94

50.18

40.88

 

1.山东省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省政府规划 B.市场需求缩小 C.缩小东西差异 D.产业结构调整

2.有关山东省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部第二产业总值在短期内超过东部 B.提高西部地区的人均GDP

C.会导致产业转出地区长期性就业率下降 D.降低东部的人口城镇化率

 

    百色市乐业县,这个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的革命老区地处滇桂黔石漠化地区,自然条件差,发展任务艰巨,其下属的新化镇百规村更是“十三五”深度贫困村。2017年底百坭村共有472户2067人,其中103户473人未脱贫,贫国发生率为22.88%,2018年3月黄文秀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带领干部群众积极完善基础设施,结合山里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产业,并积极打造乡村生态旅游、民宿旅游和农家乐,成立百坭村电商平台…2018年贫国发生率降到2.71%。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直以来,百坭村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稀少 B.土地贫瘠 C.山地众多 D.洪灾多发

2.大力发展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产业有利于(   )

①充分利用自然资源②减少化肥农药施用③促进农林果协调发展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某同学调查了自己所居住区域的发展历史,并绘制了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该地(   )

A.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主要受到耕地面积的影响

B.I时期,农业生产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

C.Ⅱ时期,建设纺织厂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人口增长

D.Ⅲ时期,商务办公用地出现是城镇化起步的标志

2.从Ⅱ时期到Ⅲ时期的发展(   )

A.变化主要受文化因素影响 B.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C.是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D.第二产业的规模逐渐扩大

3.该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住宅用地 B.工业用地 C.农业用地 D.商业用地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168/41910) 首页 上一页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