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 A. a—①、b—②、c—③、d—④ B. a—②、b—①、c—④、d—③ C. a—①、b—③、c—④、d—② D. a—②、b—④、c—③、d—①
|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季风水田农业 B. 乳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混合农业 2.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A. 价格低廉 B. 减耗保鲜 C. 绿色优质 D. 品种丰富
|
|
读我国2007年十大粮食输出和短缺省份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份发展商品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形平坦,光热充足②水源充足,土壤肥沃③人口稀少,本地消费量较小④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2.粮食输入前两位的省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其需要大量调入粮食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耕地污染严重,单产低 B. 水旱灾害频发,粮食减产快 C. 工业化和城市化占地多 D. 人口增长过快,粮食供给不足
|
|
目前,山东寿光在盐碱滩涂上,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有机海水蔬菜,并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海水蔬菜的种植取决于 A. 盐碱地的改良 B. 生产技术的发展 C. 运输条件改善 D. 灌溉水平提高 2.对露天海水蔬菜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太阳光照 B. 气温 C. 土壤肥力 D. 降水 3.发展海水蔬菜种植 ①可改善生态环境②能节约淡水资源 ③可扩大土地面积 ④会污染沿海滩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
黑龙江省黑河市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67公顷耕地。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 A.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 B. 热量不足 C. 灌溉水源缺乏 D. 劳动力缺乏 2.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 C. 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D. 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
|
|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黑圆圈代表城市等级。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城市规模扩大 B. 城市化水平提高 C.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D. 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2.从甲图到乙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和现象有 A. 大量的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 B. 城市郊区的种植业比重不断上升 C.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 D. 出现 “热岛”现象,不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
|
墨西哥城人口近2000万,预计到2050年人口达3000万,为世界第一大城市,该城环境污染严重,城内有13万家工厂和150万辆汽车,每天墨西哥笼罩在黄色烟雾之中。 1.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人口迅速增长②城市规模无限制扩大③城市汽车数量增多④工厂数量和规模增多 ⑤就业困难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2.面对类似墨西哥城的城市问题,上海市正确的治理措施是 ①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 ②缩小城市规模 ③边污染边治理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
2004年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同时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技术水平提高 B. 耕地面积增加 C.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D. 气象条件稳定 2.我国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 A. 有利优质耕地保护 B. 有利农业规模化经营 C. 制约农业劳动力转出 D. 阻碍商品农业发展
|
|
都市圈是城市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呈现的空间结构形式。读珠三角都市圈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该都市圈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全国发展水平最高的都市圈 B. 区域发展处于初期阶段 C. 资源开发是区域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D. 区域地理位置优越 2.与广州市相比,江门市 A. 城市职能全 B. 服务范围小 C. 住房价格高 D. 城市病多
|
|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示意图,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 1.图中: A. 无锡地处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等级最高 B. 杭州与绍兴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 C. 在行政管理上,苏州隶属于上海 D. 基础设施网络的密度受河流、湖泊分布的影响 2.关于该区域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的开发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B. 城市交通、环境污染问题大都根本解决 C. 城市化发展带动郊区农业结构的调整 D. 出现了人口大量迁往乡村的逆城市化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