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 海南岛的面积将扩大 B. 1月份0℃等温线将移至秦岭一淮河以南 C. 天山的雪线将下移 D. 我国暖温带将北移
|
|
针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是 ( ) ①控制发达国家的碳密集产品和高能耗项目向我国转移②将东部高能耗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去发展③加速调整产业结构,走“循环经济”的路子④调整能源结构,加快风能、核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
(题文)据2016年3月14日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近些年来,祁连山雪线正以年均2米到6.5米的速度不断上升,随着冰雪资源不断减少,河西走廊地区面临着巨大的水资源危机。祁连山地区冰川面积大幅缩减的原因有( ) ①温室气体大量排放②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 ③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强④农业生产发展大量引水灌溉 ⑤过度砍伐森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④⑤
|
|
可能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是( ) A. 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废热 B. “厄尔尼诺现象”的周期性暴发 C. 硫氧化物、氢氧化物等气体的大量排放 D. 人类活动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
|
|
(题文)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上的水稻生产受到直接威胁,对此最为担心的国家( ) A. 中国 B. 印度 C. 印度尼西亚 D. 南非
|
|
(题文)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 B. 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C. 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D. 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
|
(题文)据统计,2008—2009年冬季,我国的平均气温为-2.6°C,较常年偏高1.7°C,为1951—1952年冬季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暖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 A. 农作物生长速度加快,有利于产量提高 B. 暖冬使地温升高,使农作物抗寒能力增加 C. 气温偏高,土壤中水分蒸发严重 D. 暖冬使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
|
(题文)大气中臭氧总量减少的人为原因是( ) A. 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 氟氯烃化合物含量增加 C. 硫氧化物增 D. 太阳活动增强
|
|
(题文)以下行为,造成温室效应增强的是( ) A. 围湖造田 B. 砍伐森林 C. 污水排放 D. 退耕还草
|
|
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 ) A. 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 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 C. 冷暖、干湿交替出现 D. 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 2.从①到②是( ) A. 气候由暖湿变为干冷 B. 冰川面积减少 C. 雪线高度不变 D. 海平面上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