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益。结合“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三峡工程首要目标是为下游供水 B. 三峡工程阻断了长江航运 C. 阿斯旺工程建设后,尼罗河三角洲发育速度加快 D. 阿斯旺工程建设后,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 2.年径流量比较,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是 ( ) A. 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汇处,河流落差大 B. 三峡工程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 C. 阿斯旺工程上游人口稠密,取水量较大 D. 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
|
|
读“中国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煤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区域成为能源基地的共同原因有 ( ) ①劳动力资源充足 ②消费市场广阔 ③水运交通便利 ④煤炭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山西省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 ①减少煤炭开采量 ②开发石油资源 ③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④就地建设坑口电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 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中卫和干塘间的线路经过腾格里沙漠,这里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防沙、治沙,是因为 ( ) A. 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B. 有利于保持水分和植物成活 C. 可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D. 可降低风速,减弱沙丘面风力的吹蚀 2.为促进图中所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 A. 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B. 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C. 利用黄河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D. 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
|
河西走廊属于甘肃省率先脱贫奔小康的地区,也是西部大开发的热点地区。但在经济发展中对资源利用不合理,防护林网建设滞后。民勤县在20世纪50年代种植的沙枣林至今已有近一半消失,从而导致风沙肆虐频繁,土地荒漠化严重。为此,甘肃省委、省政府近年提出要再造河西,现在,河西走廊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再造林工程。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沙枣林死亡的原因可能是 ( ) A.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B. 病虫害灾害 C. 林带过大、过密,林水矛盾突出 D. 全球气候变暖,气候过于湿润 2.“再造河西”反映了西部大开发中首先解决的问题是 ( ) A. 大力开荒 B. 开发资源 C. 发展交通 D. 改善生态系统
|
|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数字中国”的地理空间框架,“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初步形成,大大提升了国土监管能力。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对土地资源“天上看,网上管”,分别运用的现代地理技术是 ( ) A.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D. 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 2.从国情出发,我国应用高科技手段开发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的主要目的有 ( ) ①严格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②指导城市交通运输 ③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用地 ④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
“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这句民谣描写的是我国某地区独特的聚落景观。下图为“我国四地聚落景观图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甲 乙 丙 丁 1.甲-丁四地中,与该民谣所描写的景观相符合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当前,该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 暴雨洪涝 B. 水土流失 C. 荒漠化 D. 沙尘暴
|
|
读我国局部地区方言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方言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有一定的面积范围 B. 按综合指标划分 C. 区间界线明确 D. 区内没有差异 2.与我国北方相比,南方方言区种类多,分布范围小,影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 气候 B. 水源 C. 地形 D. 历史
|
|
列各组海域中,属我国内海的是 ( ) A. 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B. 渤海、黄海 C. 南海、东海 D. 琼州海峡、渤海
|
|
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 ( ) A. 20海里 B. 120海里 C. 12海里 D. 200海里
|
|
下列四国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 A. abcd B. dacb C. dcba D. acd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