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A.     B.     C.     D.

2.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 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 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 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亚健康群体的高比例和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中国社会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住宅需求呈现多元化,养生地产已经被列为了住宅产业的稀缺产品。受此感染,许多城市试图打造中国的“养老小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养老小镇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 我国的老龄化日趋严重,城市养老条件差

B. 独生子女养活不了老人

C. 经济发展水平高,老人们喜欢安静

D. 老龄化与城市病问题交织产生的需求

2.下列有关养老小镇的建设,不正确的是(  )

A. 在远离城市的山区,生态环境好、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建设养老小镇

B. 可在小镇上为老年人提供再就业机会,体现其社会价值

C. 可依托自然景观,打造旅游、养生于一体的养老小镇

D. 养老小镇要注重健康保健需求方面的设计和配置

3.下图为养生小镇规划图,字母所示功能区正确的是(  )

A. A区建设成接待中心    B. B区最适合发展养生地产

C. C区更适合发展养生地产    D. D区适合发展养生中心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目前的自然增长率比较低

B. 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 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原因中最有可能的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 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 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 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性别比是指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通常指每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为我国近30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和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不属于近30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呈持续上升趋势的原因的是(  )

A. 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B. 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

C.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D. 人口迁移

2.从长远来看,受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影响最大的是(  )

A. 教育    B. 社会稳定    C. 就业    D. 国防

 

读德国某城市等地租线和土地利用分布图,结合所学的完成下列小题。

(1)OA、B、CD四地交通通达度最好的是    (填字母),理由?

(2)A、B、CD四地中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请分析原因。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4)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

 

阅读关于我国人口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口红利是指人口的结构性变化所导致的积极经济后果。中国目前已经走完人口红利期。

下图显示了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及人口负债期。图中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与2013年后我国的抚养比均快速上升,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2)分析人口红利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3)根据我国的国情,面对进入人口负债期,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降低其影响?

 

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图中乙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第四纪以来冰川、流水等外力作用,塑造了该半岛许多重要地表形态。图中甲海域附近是世界著名渔场。有“踩着鳕鱼背可上岸”的传说,但经过长期的肆意捕捞之后,渔场逐渐消亡,现今该渔场已成为历史。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半岛聚落空间分布特点。

(2)简述全球气候变化对当地近代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 阶段与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 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D. 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2.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状况    B. 自然环境    C. 人口政策    D. 产业结构

 

一个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表示。下面的甲图为我国某城市2000年和2010年R随距市中心距离远近的分布曲线图,乙图为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甲、乙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1.R最大时是在近郊区,与之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

A. 环境    B. 技术    C. 交通    D. 地租

2.据乙图判断,有关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②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③2010年该城市产业布局中,合理的是大型超市与大型服装批发市场 

④2010年该城市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造纸厂与自来水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下图中四幅照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桥梁的典型代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甲(铁索桥)                     乙(绍兴酒桥)

    

丙(卢沟桥)                  丁(风雨桥)

1.造成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自然条件的差异    B. 经济水平的差异

C. 文化特点的差异    D. 政治历史的差异

2.关于图中桥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类桥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山区    B. 乙桥桥拱的设计主要考虑美学价值

C. 丁类桥梁体现了藏族的建筑特色    D. 丙桥的主要功能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17622/41910) 首页 上一页 17617 17618 17619 17620 17621 17622 17623 17624 17625 17626 1762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