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下列有关赤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 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

C. 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 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这个横跨上千千米,被称为“天河”的宏伟工程,历时11年终告完成。工程建设中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

 

(1)简述南水北调对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分析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大的原因。

(3)多位专家表示,尽管南水北调来水后将提高沿线城市供水保障率,却仍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北方严重缺水的困局。为缓解北方缺水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读“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左图)和“珠三角”工业结构变化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左图中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

(2)右图说明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3)在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这对移入地区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加快产业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B.增加就业机会

C.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      D.缓解迁入地的环境污染

(4)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得到迅猛发展,而一个区域的工业化会对该区域的________       化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读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C地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2)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右图。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3)D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左图,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

 

读珠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珠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简要分析珠江流域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3)分析珠江流域开发利用的方向及产生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秘鲁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地区、中部山地高原区和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秘鲁农业人口比重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等,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进口。

(1)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请具体阐述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益。

(2)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的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少了约20%。虽然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小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发生的频率反而增大了,简述原因。

(3)为了解决秘鲁粮食不足问题,有人建议在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大规模种植水稻,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 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B.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 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2.下列关于天然气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开采成本低 ②使用不方便 ③开采、储运难度大 ④使用方便 ⑤技术要求高 ⑥价格便宜 ⑦依存、运输方便 ⑧燃烧效率高 ⑨废气、废渣排放量大 ⑩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A. ①③④⑥⑧    B. ③④⑤⑧⑩    C. ②④⑥⑦⑨    D. ②③④⑤⑩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B.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C.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D. 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2.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胜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时间不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为了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后劲不足的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了

A. 劳动密集型工业

B. 资金密集型工业

C. 石油、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D. 电子、食品、高档服装工业

 

读我国某省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朝阳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外部条件是

A. 发达国家和朝阳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 珠江三角洲长期积累的结果

C. 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坦的地形    D. 本区人口众多、农业发达

2.该省北部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主要原因是

①北部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②矿产资源短缺,能源贫乏 ③南部经济发展快 ④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近年来,通化市大力发展的林下种植、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生态旅游等林下经济,已经成为进一步拓宽全市林业经济领域和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黄金”产业。下图为通化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通化发展林下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A. 位于我国最大林区长白山区,森林资源丰富

B. 地处中朝边界,对外贸易便利,市场条件优越

C. 参、药、蜂、菌、菜、禽、畜等林下特产丰富

D. 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林下产业科研水平高,基础好

2.通化林下种植业与图中M区域种植业具有的相同特点是

A. 商品率较高    B. 机械化水平高

C. 农场经营规模小    D. 水利工程量大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19430/41910) 首页 上一页 19425 19426 19427 19428 19429 19430 19431 19432 19433 19434 1943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