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中新社北京2016年11月9日电 秋冬之交本是天高云淡, 层林尽染的季节。但由于同期中国北方陆续进入供暖季,每年此时,中国北方也随之进入“雾霾季”。雾由水汽凝结形成,霾由大量PM2.5等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上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A. 太阳辐射 大气的削弱作用  地面反射  大气辐射

B. 太阳辐射 大气的削弱作用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C. 地面辐射 大气的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D. 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2.出现雾霾时,会导致

A. 丁增强    B. 丙增强    C. 乙减弱    D. 甲增强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D处的风向为

A. 西北风    B. 东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2.图中的气压系统形成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时长江中下游阴雨绵绵    B. 巴西高原一片枯黄

C. 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 罗马正值多雨时期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11月30日出席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开幕式,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读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巴黎气候大会开幕式当天,关于三个国家首都的正确叙述是

A. 白昼最长的是巴黎

B. 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是巴黎

C. 白昼最短的是罗马

D. 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罗马

2.罗马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3.据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12月1日报道,巴黎气候变化谈判30日开幕,逾百名世界领袖到场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相应国家提出的措施是

A. 印度和法国将援助阳光充足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太阳能

B. 日本将支持相关国家提高石油的消费比重

C. 挪威、德国和英国将支持相关国家减少森林砍伐

D. 美国、中国和印度在内的20个国家,将提高清洁能源研发支出的费用

 

下列四地中,地壳最厚的是(  )

A. 太平洋    B. 华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青藏高原

 

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2°时(  )

A. 热带范围缩小,寒带范围扩大    B. 热带范围缩小,寒带范围缩小

C. 热带范围扩大,寒带范围扩大    D. 热带范围扩大,寒带范围缩小

 

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海轮将出现(  )

A. 只上下颠簸    B. 不产生运动

C.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他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 在她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

A. 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

B. 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C. 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

D. 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广州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是目前世界上南北回归线上高度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座标志塔。塔底中央嵌有一颗铜心与顶球相对,塔身是空心的,北回归线正从这里通过,游人立于塔底铜心,抬头仰望,从塔心及铜球的一个圆孔窥见苍穹。一年中在某天正午可观察到阳光从顶部圆孔直射到地面的景象。请问这一天应该是(  )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北京时间2015年3月30日21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完成下列各题。

1.升空后的“北斗卫星”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的天体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2.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时,居住在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华人、华侨如果也在收看直播,当地时间应是

A. 3月29日13时52分    B. 3月29日5时52分

C. 3月31日13时52分    D. 3月30日5时52分

3.此时太阳直射点

A. 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B. 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C. 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D. 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20世纪80年代受惠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该地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规划和管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就。

材料二 “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分布示意图”(图甲)和“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产值比重图”(图乙)。

(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2)根据图乙简述1985—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变化

(3)近年,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地的有利影响。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19932/41910) 首页 上一页 19927 19928 19929 19930 19931 19932 19933 19934 19935 19936 1993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