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形成条件是 ( ) A. 日照条件长期稳定 B.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C.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 D. 大小行星对地球没有干扰
|
|
下列的物体中属于天体的是( ) A. 空中飞行的飞机 B. 待发射的航天飞机 C. “神舟八号”返回舱 D. 遨游中的“天宫一号”
|
|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下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屑和灰烬的运动所体现的空气环流示意图。 由此总结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冷热差异→___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____→大气________→热力环流。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请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等压面。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高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 (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4)一般情况下,下图中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的是:________,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对于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来源,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通过风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材料二 刘东生被称为“黄土之父”。他在陕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其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中间的土壤发红,最下面的则含有大量鹅卵石。 (1)下图示意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该地区主要受 (填风向)的影响,戈壁(主要由砾石构成)、沙漠、黄土分别对应的图中字母是:A ,B ,C 。 (2)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的大小从西北到东南的水平变化规律是
(3)刘东生先生在陕西洛川发现的黄土剖面中存在鹅卵石,说明在形成黄土之前,此处最可能是( ) A.荒漠 B.草原 C.森林 D.河流 (4)下列与黄土高原形成类似的地貌是( ) A.洪积扇 B.沙丘 C.三角洲 D.溶洞 (5)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主导外力作用是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导外力作用是 。为此,刘东生院士根据现代黄土高原的实际,建议中央考虑修改“植树种草”的提法。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可能的是 ( )。 A.蓄水植树种草 B.植树造林 C.退耕还林 D.退耕还牧
|
|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水源补给是( ) A. 大气降水 B. 地下水 C. 冰雪融水 D. 湖泊水 2.该河流可能是我国的( ) A. 珠江 B. 塔里木河 C. 松花江 D. 长江
|
|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遭遇暴雨到大暴雨,为1951年来有完整记录的最大降水量,一天内,市气象台连发五个预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暴雨洪涝发生时,下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 ) A. ac B. bcd C. bcde D. abcde 2.河流与湖泊具有水源互补的功能,下列四幅小图中(箭头表示水源补给方向),正确表示河流汛期的是( ) A. a B. b C. c D. d
|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 A. 1970年 B. 1980年 C. 1990年 D. 2000年 2.2000年较1990年水位变化减小,其原因最有可能是流域内( ) A. 年降水量增大 B. 上游围湖造田 C. 植被覆盖增加 D. 水土流失加重
|
|
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由此可见,尽管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的,但适合饮用的淡水资源则是十分有限的。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 ①江河水 ②湖泊淡水 ③冰川 ④浅层地下淡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赤道附近的岛国新加坡年降水量达2000 mm以上,但严重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用水量大 B. 年径流量小 C. 污染严重 D. 河流流程短
|
|
下图中①、②是等压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气压值最低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四点中气温最高的是( ) A. a B. b C. c D. d
|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②圈层的主体是( ) A. 河流 B. 湖泊 C. 冰川 D. 海洋 2.①②③④四圈层中处于不断循环更新之中的是( ) A. ④ B. ② C. ① D. ③ 3.③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 大气 B. 水 C. 土壤 D. 生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