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环境问题的危害具有不可预见性,其主要原因是(    )

A. 环境变化的规模大、时间长    B. 环境要素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C. 环境变化对人类影响小    D. 环境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

 

正确表述下图中某海域的鱼密度、出海渔船数量、捕鱼量关系的是(  )

A. 第2年后,若捕鱼量不变,鱼密度可以保持稳定

B. 前4年中,鱼密度决定了捕鱼量的变化

C. 第5年后,出海渔船数量是影响捕鱼量的主导因素

D. 第8年后,鱼密度即可恢复正常水平

 

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了环境。下列有关环境观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认识就是环境观

B. 环境观是科学世界观的一部分

C. 环境观决定了人对环境的态度,人可以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D. 环境观不仅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而且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

 

传统的环境观认为(  )

A. 人与环境之间应协调发展

B. 自人类学会制造第一件工具开始,就开始了对自然的征服,但是只有到了工业社会,人类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

C. 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人

D. 天人合一

 

下面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符合新的环境观的是(  )

A. 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起决定作用

B. 人类可以成为自然界的主宰,无休止地向环境索取资源

C. 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

D. 发展经济必产生环境问题

 

下列符合环境伦理观的是(  )

A. 草原发展畜牧业,载畜量越多越好

B. 山地丘陵植树造林,严禁砍伐

C. 封山育林,定期开禁

D.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促进农业高产稳产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题。

有关图示生产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生产模式可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B. 采用该生产模式可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C. 该生产模式能彻底解决我国农村的能源需求

D. 该生产模式下的农产品是真正的“绿色产品”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即  (    )

A.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B. 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C. 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    D.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下列国家中,现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型的是

A. 印度    B. 巴西    C. 埃及    D. 德国

 

农村劳动力是指乡村人口中 16 岁以上经常参加劳动的人群。下图为某地区农业劳动力数值统计。完成下题。

造成该地区 55 岁以上农业劳动力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    B. 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

C.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D. 农业劳动效率逐渐提高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21137/41910) 首页 上一页 21132 21133 21134 21135 21136 21137 21138 21139 21140 21141 2114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