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 (1)指出①、②、③处的气候类型。 (2)推断①地区种植业的主要分布特点,并说明其主要原因。 (3)简述③地区大量破坏植被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
|
某实验团队在湖北省西北部山区茶园开展不同施肥(不施肥、施化肥、施有机肥三种)措施下的氮排放对照实验。实验以当年9月至次年8月为一个周期,施肥时间为10月和2月。下图示意实验周期内的不同施肥措施下的氮排放量逐月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能保证茶叶增产又尽量减少环境不良影响的措施是( ) A.减少施肥或不施肥 B.尽可能施用有机肥 C.在强降水天气施肥 D.一次施足全年肥料 2.古语云“明前茶,贵如金”,其原因可能是( ) ①阳光照射时间长,虫害少 ②阴天雨天雾天多,生长快 ③茶树积累养分足,茶芽壮 ④气温土温水温低,产量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最可能位于( ) A.热带地区 B.亚热带地区 C.温带地区 D.高寒地区 2.该山地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 ) A.1月山顶 B.1月山麓 C.7月山顶 D.7月山麓 3.导致图中①②差值明显大于③④差值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热 B.地形 C.土壤 D.植被
|
|
下图示意中国某著名企业产业转移路径,东莞是该企业总部所在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企业最可能是( ) A.啤酒厂 B.制鞋厂 C.汽车厂 D.炼铜厂 2.影响该企业在①②③阶段进行产业转移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政策、科技、劳动力 B.原料、市场、科技 C.政策、劳动力、劳动力 D.原料、市场、劳动力
|
|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下图示意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种植该作物的时间最可能是( ) A.3~4月 B.5~6月 C.8~9月 D.11~12月 2.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 A.水源丰富 B.病虫害多 C.上市较早 D.离市场近
|
|
城市不同功能区发展程度的差异,可以通过功能区人口迁移结构反映出来。下图示意某城市功能区在某年的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数量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行政区 2.该功能区内最迫切需要增加的功能配套是( ) A.中小学 B.高等学校 C.快餐店 D.购物中心
|
|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宅基地和住宅闲置问题日益突出。美丽新乡村是一种针对乡村闲置房源进行金融支持、规划设计、施工改造,并提供旅居、康养租货等经营组织模式。该模式链接城乡之间的供需,以多种形式释放乡村闲置宅基地和住宅的价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的农家乐相比,美丽新乡村发展模式的突出优势是( ) A.市场距离近 B.产品价格低 C.形式更灵活 D.资金投入少 2.下列城市周边地区最适合发展美丽新乡村模式的是( ) A.北京 B.拉萨 C.哈尔滨 D.乌鲁木齐
|
|
地坑院是一种“塬上挖坑,四壁凿窑”的中国独特传统民居,有“地下四合院”之称。下图示意该民居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塬上挖坑,这种“塬”应该( ) A.呈台状,四周陡峭、中间平坦 B.呈扇形,扇顶高、扇缘低 C.呈碟型,四周略高、中间平坦 D.呈圆形,圆心低、四周高 2.地坑院这种传统民居多分布在( ) A.辽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长江流域
|
|
上海2007年底常住人口为1845万人。下图示意某时段上海常住人口的增速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常住人口( ) A.2007年增加约93.5万 B.2007~2010年一直增加 C.2010~2011年减少最快 D.2013~2016年先减少后增加 2.影响该时段人口增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产业结构调整 C.城市人口政策 D.住房价格提高
|
|
下图示意某山地南北坡气候资料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北麓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2.以当地特色农产品为原料,该山地南麓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工业是( ) A.啤酒酿造工业 B.甜菜制糖工业 C.橄榄榨油工业 D.黄麻纺织工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