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A. 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 B. 距河8—10km分布人口最多 C. 3550—3650m的百米高程最为密集 D. 高程4500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2.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A. 巴西高原 B. 南部非洲 C. 藏南谷地 D. 北美大草原 3.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水能资源分布 B. 取用水方便程度 C. 交通通达度 D. 地形地势和坡向
|
|
CFG桩亦称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其中褥垫层是CFG桩复合地基的一个核心技术。通过褥垫层作用到桩间土上,使桩、土共同承担荷载。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沪杭高铁全线多段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主要原因 A. 尽量少占耕地 B. 冬季冻土膨胀 C. 软土地基沉降 D. 洪水冲坏路基 2.沪杭高铁最快38分钟可到达杭州,若其开通运营,下列交通运输压力明显减轻的是 A. 长江水运 B. 航空运输 C. 城际公路 D. 铁路运输
|
|
太白山是秦岭主峰和最高峰,对南北气流阻隔作用较强,使得南北坡温度差异大,且南北坡温度随海拔变化的特征不同。下图示意太白山南北坡1—12月份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太白山南北坡各月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南坡和北坡年内变化趋势一 B. 气温相对高的月份南北坡均表现出较高的气温垂直递减率 C. 南北坡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均出现在冬季 D. 年均垂直递减率北坡小于南坡 2.与南坡相比,北坡夏季气温垂直递减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日照时数 B. 气流湿度 C. 植被覆盖率 D. 风速
|
|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的地质横剖面示意图,该地区裁弯取直开挖了引水隧洞,连接了同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中地质构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位于向斜的槽部 B. 隧道沿线地质条件稳定 C. 图中的河谷均位于背斜构造之中 D. F1断层形成早于F2断层 2.图示地区岩溶地貌广泛存在,主要原因是( ) A. 碳酸盐岩具有可溶性 B. 植被稀疏 C.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 地势起伏较小
|
|
下图为三峡工程建成后,下游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累计冲淤状况预测图(冲刷大于淤积为负值,冲刷小于淤积为正值),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时段内城陵矶至武汉河段( ) A. 一直以淤积作用为主 B. 一直以冲刷作用为主 C. 先冲刷为主后淤积为主 D. 先淤积为主后冲刷为主 2.针对0~50年之间累计冲淤状况,该河段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 加固河堤 B. 疏浚河道 C. 植树造林 D. 修筑大坝
|
|
下图为2016年第17号热带风暴“纳沙”的运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当台风中心到达图中M地时,海口的风向是 A. 偏南风 B. 正东风 C. 正西风 D. 偏北风 2.顺着台风前进方向,以台风路径为界,可以把台风分为右半圈和左半圈,航海者认为右半圈比左半圈风险更大,其主要原因是 A. 右半圈与大陆的距离较远,风险大 B. 右半圈的风向和台风的移动方向接近一致,风速加强 C. 左半圈纬度偏低,地转偏向力较小,风速较低 D. 左半圈的风向和台风的移动方向接近一致,风速加强
|
|
北京时间2016年9月20日12:40左右,一辆轿车行驶在我国某城市的环线上,车里的乘客发现前几分钟阳光从行驶方向的左侧照射进车内,后几分钟阳光从行驶方向的正前方照射进车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时段,车辆行驶在图中环线上的 ( ) A. 甲路段 B. 乙路段 C. 丙路段 D. 丁路段 2.该城市可能是 ( ) A. 哈尔滨 B. 北京 C. 西安 D. 乌鲁木齐
|
|
读澳大利亚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说出城市A经历的天气系统名称,并简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城市A的天气现象。
(2)说出9月10日6时城市B附近的气压数值范围及控制该市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特征。
|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普京在2012年4月11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地区平衡发展、改变经济过度依赖资源出口,建设新经济、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读“俄罗斯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叶尼塞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鄂毕河中下游流域沼泽广布的原因。
(3)相对于伏尔加河,分析鄂毕河的航运价值较小的原因。
|
|
读下图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在400~600米的流向是。 (2)若从图中甲村修建一条普通公路到乙村的①②③④条中哪条更好?为什么? ;原因 (3)若在图中修建水渠引水至金矿M、N两条哪条更好?为什么? ;原因 (4)图中从甲、乙两村沿④路线徒步爬到山顶哪个更省力?为什么? ;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