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题型:双选题
难度:中等

早第三纪,中国副热带地区气候干燥,形成沿东西向分布的红色碎屑岩系。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挤压,在第四纪青藏高原隆起,从而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格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西北地区在早第三纪所处的温度带和纬度范围分别是

A. 亚热带    B. 温带    C. 25°N—35°N    D. 35°N—45°N

2.青藏高原隆起后,下列区域的气候变化正确的有

A. 柴达木盆地变冷、变湿    B. 四川盆地变暖、变干

C. 塔里木盆地变冷、变干    D. 北京夏季降水量增多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河流

A. 位于南半球    B. 甲地北岸比南岸侵蚀严重

C. 甲河段径流量大,水能丰富    D. 湖泊上游河段径流量变化比下游大

2.河流所在区域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可能为

A. 地中海气候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硬叶林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题型:双选题
难度:中等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减轻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有

A. 蒸发减弱    B. 下渗增强

C. 地下径流增多    D. 地表径流增强

2.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A. 增强城市供水能力    B. 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C. 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D. 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题型:双选题
难度:中等

下左图是2月24日全国霾分布示意图,右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本次雾霾天气影响严重的地区有

A.     B.     C.     D.

2.关于两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有

A. Ⅰ地区海拔高,与地势低的地区相比④较弱

B. Ⅱ地区阴雨天多,与晴朗天气相比较①较弱

C. Ⅲ地气候干旱,与湿润地区相比夜晚②较强

D. Ⅳ地区雾霾严重,与无雾霾相比夜晚③较强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滇池是云贵高原上一个呈南北向断裂作用形成的湖泊,历史上其湖岸线发生明显变迁。下图是滇池湖岸线变迁示意图,其中10、100米古湖岸线分别指高于现代湖岸线10、100米的古湖岸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通过湖岸线的对比可以推断100米古湖岸线以内

A. 东岸坡度大于西岸    B. 古城海拔高于呈贡

C. 湖西岸径流速度较快    D. 湖西岸降水量较小

2.造成图中滇池古湖岸线变化的主要原因可信的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地壳运动和地貌变化

C. 湖泊富营养化,污染严    D. 降水和径流的季节性变化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干旱河谷森林分布的下线主要受水分和湿度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山区干旱河谷不同坡向森林分布下线高度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1999年到2009年

A. 各坡向森林分布的下线高度一直升高

B. 各坡向森林分布的下线高度明显降低

C. 该地水分条件最好的坡向是西北坡

D. 该地水分条件最差的坡向是正北坡

2.东南坡森林分布下线高度较高的原因是

A. 光照充足,蒸发量大    B. 降水丰沛,气候湿润

C. 地形平缓,落差较小    D.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日本立山黑部(海拔2450米)冬半年大雪封山,春季山麓雪地中辟出车道形成近20米高的“雪墙”,下图为立山黑部地理位置和“雪墙”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立山黑部地冬季多降雪的主要原因是

①湿润的东南季风影响 ②湿润的西北季风影响③日本暖流的增湿作用④山地地形的阻挡作用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春季,该现象易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A. 低温冻害    B. 沙尘天气    C. 地面塌陷    D. 洪涝灾害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下图是2016年1月22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

A. ①地比②地风速大    B. ①地比③地云量少

C. ②地比③地气温高    D. ②地比④地气压低

2.该日

A. 云、贵两省交界处可能出现雨雪天气

B. 北京风向偏北,即将有冷锋过境

C. 西北地区受高压控制,出现降雪天气

D. 福建、广东沿海受到风暴潮袭击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下图为我国某山间河谷某时段等温面和等压面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能正确反映图示情况的是

①该时段为夜间 ②该时段为白天 ③该时段吹谷风 ④该时段吹山风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下列古诗蕴含的原理与图中现象相关的是

A.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下图为澳大利亚某地临近海岸线的岩塔荒漠景观,许多石灰岩岩塔坐落在漫漫黄沙之中,在近海边,还发现有硬叶林植被。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岩塔荒漠”景观的形成过程可能为

A. 内力抬升—固结成岩—流水溶蚀—海浪沉积

B. 流水溶蚀—海浪沉积—内力抬升—固结成岩

C. 固结成岩—内力抬升—风化侵蚀—风力沉积

D. 风化侵蚀—内力抬升—风力沉积—固结成岩

2.“岩塔荒漠”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右图中的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21819/41910) 首页 上一页 21814 21815 21816 21817 21818 21819 21820 21821 21822 21823 2182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