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地区曾以传统工业闻名且占半壁江山的东北老工业基地,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一些矿产城市面临衰落。为此,国家对东北地区实施全面振兴战略。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

(1)指出松花江的松原至富锦河段水利开发的主要方向。

 

 

(2)从自然地理要素的角度分析甲处湿地的成因。

 

 

(3)大庆石油资源面临衰竭,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读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据图分析,该流域最可能发生的生态问题是               ,试说明判断理由。

 

(2)试分析该地区生态问题形成的自然原因。

 

(3)针对该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中400mm等降水量线两侧农业生产类型的差异。

 

(2)结合所学知识,从位置、市场、资源、交通四个方面分析山西能源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3)结合图表,指出该省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分别对农业和工业结构的调整各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下图示意海河水系流域和水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海河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其主要目的是

A. 调水入京,解决缺水现状    B. 建坝发电,解决能源短缺

C. 调节水量,缓解旱涝灾害    D. 水产养殖,促进经济发展

2.治理海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

A. 上游河段裁弯取直    B. 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

C. 中游修建蓄洪水库    D. 下游建立分洪工程

 

右图为我国珠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 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 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C. 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D. 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2015年11月20日,“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专家研讨会”在太原市召开。所谓资源型经济,是指依靠区域资源优势,通过对资源的开采、初级加工,形成初级产品的经济增长模式。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山西实施经济转型的原因包括

①煤炭等资源已近枯竭          ②单位GDP能耗高

③工业产品的市场日渐狭小      ④区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目前加快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中,不包括

A.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B.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C. 进一步发展资源深加工    D. 大力寻求绿色替代能源

 

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溉区。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

A. 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    B. 调蓄黄河洪水

C. 发展航运和水产养殖    D. 汇集灌溉余水

2.为防止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A. 完善排水系统    B. 增加灌溉水量    C. 推广耐盐作物    D. 增施有机肥料

 

稀土被誉为 “新材料之母”,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工业等尖端科技领域。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0%,却长期以来供应了国际97%的市场需求。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是我国稀土矿产量最多的地区,该地的稀土开采业属于

A. 原料指向型    B. 市场指向型    C. 技术指向型    D. 动力指向型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稀土储量大,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力度进行大规模开采

B. 丙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可以大力发展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

C. 乙地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D. 丁地河段径流量小,水质不好,最好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

 

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 11月至次年1    B. 2月至4    C. 5月至7    D. 8月至10

2.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 蒸发旺盛    B. 河道弯曲    C. 湿地调蓄    D. 地势起伏

 

下图是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层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水分条件相同,下列植被分布区中土层最容易被溶蚀的是

A. 人工草坡    B. 无植被耕地    C. 柏树林    D. 天然草坡

2.如果当地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但不会引起

A. 水土流失    B. 荒漠化    C. 滑坡、泥石流    D. 土壤盐碱化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22064/41910) 首页 上一页 22059 22060 22061 22062 22063 22064 22065 22066 22067 22068 2206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