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族先民在苍山脚下、洱海湖畔修建的太和城、大厘城、羊苴咩城三座古城曾先后作为我国古“南诏国”的王都(如下图),持续长达515年。其中,太和城40年,大厘城25年,羊苴咩城则长达450年。羊苴咩城自八世纪中叶已被称为“大理城”,古城西侧有村曰“水碓村”(水碓即水磨),曾是加工米的地方。三座古城附近溪流流量数据见下表。 (1)分析太和城、大厘城、羊苴咩城便于防卫的条件。 (2)分析与羊苴咩城相比,溪流对太和城、大厘城的不利影响。 (3)指出“水碓村”选址在大理古城西侧的有利条件。
|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聂伯河源自俄罗斯瓦尔代丘陵南麓,向南流经白俄罗斯、乌克兰,注入黑海,全长2200千米,流域面积50.04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季节变化很大,流域内有大面积黑土分布。图示为第聂伯河流域水系示意图。 (1)分析A、B两城市河流流量的差异及成因。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说明第聂伯河流域有大面积黑土分布的原因。
|
|
阅读非洲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几内亚湾海域等深线的分布特征。 (2)甲、乙两海域附近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不同成因。 (3)海雾是由海面低层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所致。图中甲海区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试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
|
|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材料二 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1)根据材料,指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指出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
|
经过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农村地区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取得显著效果。其中“小规模”要求山地、丘陵区、坝区因地制宜控制农户数量,每个小组团控制在50户以内,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50~70 m2。如图为成都新农村综合体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农村综合体“小规模”体现的是( ) A.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原则 B.合理用地,保护耕地原则 C.民生优先,宜居建设原则 D.传承文化,合理发展原则 2.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间距离不超过30 m,这样建设的主要优点是( ) A.交通运输更加便利,方便居民出行 B.靠近农田,方便居民从事农业生产 C.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 D.保护农村的环境,集中处理污染物
|
|
城市收缩是城市人口、社会经济发展遇到问题,失去增长动能的综合表现。世界范围内,在一些城市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有一部分城市面临城市收缩问题。影响城市收缩的常见因素有资源状况、产业活动、地理位置等。我国长三角、京津冀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收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长三角地区上海周围城市发生收缩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自然资源短缺 B.承接产业转移 C.地理位置偏远 D.产业结构不当 2.城市收缩易导致的结果是( ) ①人口减少②环境退化③空间收缩④交通拥堵⑤经济衰退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3.对城市收缩可起到较好抵御作用的是( ) A.高校、大型交通枢纽 B.商场、汽车修配厂 C.大型影院、批发市场 D.三甲医院、小学校
|
|
伦敦城市化进程依次经历了集中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个阶段。集中城市化指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再城市化指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下图中1、2、3分别表示中心城区、城区外围(近郊)、农村,箭头表示人口流动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伦敦的城市化进程依次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2.近些年,我国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被迫“逃离北上广”,转而选择到离家乡更近的二三线城市工作生活,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生态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
|
下图为“某小镇空间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小镇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产业结构 B.人口素质 C.环境质量 D.交通方式 2.“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有利于( ) A.减轻自然灾害 B.提高环境容量 C.保护传统地域文化 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
市郊铁路是连接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快速、便捷、公交化铁路。下图为我国某地市郊铁路与市内地铁分布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市内地铁相比,市郊铁路通常( ) A.修建在地上 B.日客运总量大 C.发车频次高 D.站点间距离小 2.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 ) A.与外围城镇间经济分工弱化 B.与外围城镇间空间距离缩短 C.以扩散为主转向以集聚为主 D.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扩大
|
|
聚落的名称可以体现其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名称中带“垸”的聚落是指在沿江、湖边地区围绕房屋、田地等修建的防水构筑物或堤坝为主的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省份以“垸”为名的聚落分布较多的是( ) A.山东、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西、陕西 D.云南、广西 2.近些年来,名称中带“垸”的聚落数目在减少,其最主要原因是( ) A.农民工外出打工,聚落自然解散 B.城镇化建设需要,土地功能改变 C.低地泥沙淤积,迫使居民迁移 D.堤坝拆除,平垸行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