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联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破坏的景象。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造成的是( ) A. 土地沙漠化 B. 大气污染 C. 破坏性地震 D. 温室效应 2.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 A. 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 南北水调,发展生产 C. 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D. 发展工业,任意排放
|
|
读“2015年我国冬小麦收获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为监控焚烧作物秸秆着火点的分布,应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PS B. RS C. GIS D. GPRS 2.2014年6月11日,焚烧作物秸秆的着火点较多的省份可能是( ) A. 闽 B. 赣 C. 吉 D. 豫
|
|
下图为甲、乙两个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个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甲表示我国的西部地带,乙表示东部地带,则箭头①表示粮食 B. 若甲表示我国的西部地带,乙表示东部地带,则箭头①表示核电 C.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①表示资金 D.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表示资金、技术 2.该图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 ①综合性 ②整体性 ③差异性 ④开放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从Ⅰ阶段到Ⅲ阶段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径流量减小 B. 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 C. 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D. 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2.影响该地阶段Ⅲ到阶段Ⅳ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①政策 ②交通运输 ③劳动力 ④市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
|
我国“十二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上划分是按( ) A. 单一指标划分的 B. 自然指标划分的 C. 综合指标划分的 D. 地理位置划分的 2.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的特点是( )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开放性 D. 阶段性
|
|
读我国某地区工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地区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企业因生产联系而集聚 B. 该地区的工业多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 C. 硫酸厂是该地区的主导企业 D. 该工业多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 2.图示产业链最突出的优势是( ) A. 延长电厂产业链,提高其产品附加值 B. 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产品竞争力 C. 吸纳劳动力就业,提高城市化水平 D. 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
|
|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 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 ③ D. ① ④
|
|
莱茵河曾因汇集大量工业废水,水质恶化,成了“欧洲下水道”,鱼虾几乎绝迹,1963年沿岸国家成立“莱茵河国际管理委员会”,签订了严格的合作公约,要求工业废水必须无害化排放,严禁固体污染物排入莱茵河等。治理后的莱茵河又恢复勃勃生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莱茵河水质曾恶化,主要是因为排入了大量( ) A. 生产污水 B. 生活污水 C. 河运污染物 D. 固体污染物 2.沿岸国家实施合作公约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 崇拜自然 B. 改造自然 C. 征服自然 D. 人地协调发展
|
|
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的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 A. 柏林 B. 伦敦 C. 旧金山 D. 圣彼得堡 2.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A. 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 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 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工业 D. 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
|
读“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 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 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2.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A. 原始社会人类科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 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 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 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