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
(2)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3)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
|
|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图”(图中时间为东10区区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 ) A. 恒河平原 B. 我国四川盆地 C. 我国东南丘陵 D. 湄公河三角洲 2.该日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 阳光明媚 B. 阴雨连绵 C. 多云转晴 D. 晴转多云 3.此日所在季节( ) A. 悉尼高温多雨 B. 上海昼长夜短 C. 北京日出东北 D. 好望角风急浪高
|
|
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区域不同地理要素图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区域( ) A. ①地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B. ②地适宜种植小麦 C. 高级住宅区集中在③地 D. 钢铁厂布局在④地 2.据图推断( ) A. 居民点向东南方扩展 B. 森林面积扩大,酸雨危害减弱 C. 湿地面积减少,地下水源增加 D. GIS可应用于道路规划
|
|
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32亿,到2015年,我国的电子网络零售总额超过15 000亿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购市场。某消费者在淘宝网上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利用货物追踪查寻功能,得到下表的结果,完成下面小题。 1.货物追踪查询功能有助于解决快递业常遇到的丢货、错货等问题,下列说法与该功能相符的是( ) A. 促进网购商品技术研发 B. 降低物流经营成本 C. 打造网购商品的标准化 D. 减少资金流通障碍 2.物流是网购的主要环节,其中货物追踪查询系统运用了( ) A. GIS和数字地球 B. RS和数字地球 C. GPS和GIS D. RS和GPS
|
|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江西省净迁入人口数增加 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 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 ④贵州人口净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A. 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城市交通拥堵 B. 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C. 主要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 D. 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
|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城市是的 A. 桂林 B. 北京 C. 合肥 D. 大庆 2.影响该城市结构形态发展的基础因素是才 A. 农业基础和人口规模 B. 交通运输和生态环境 C. 资源分布和交通运输 D. 地形地貌和农业基础
|
|
2016年春节期间,某旅行社为吸引人们出游制作了几幅简易宣传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搭配各图示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a.长江三峡________,b.楼兰古城________,c.天山一号冰川______,d.西北“魔鬼城”______,e.“鱼米之乡”______,f.“黄土高坡”______。 (2)请用地质作用解释各地貌景观的成因。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F________。 (3)进一步给旅游参观者解说D图中①、②、③的具体名称。 ①是______,②是______,③是______。图示六种地貌形成的能量都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____。
|
|
下图为美国西部的波浪谷景观照片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波浪谷是一种红色砂岩地貌,因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而得名。这种地貌是在较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由红色碎屑岩沉积而形成。图2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组成波浪谷的岩石按其类型应为图中的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图1中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对应图2中的数字序号为 ( ) A. 冷却凝固 ① B. 冰川侵蚀 ③ C. 外力作用 ② D. 变质作用 ④
|
|
读某河流三角洲沉积岩(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该地区地貌变化的原因是( ) A. 内力作用 B. 外力作用 C. 风化作用 D. 板块运动 2.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A. a层最老 B. b层最老 C. c层最老 D. 一样老
|
|
读“人民币版图案”图(部分),判断下列问题。 1.该版面景观是( ) A. 九寨沟风光 B. 桂林山水 C. 鼎湖山保护区 D. 长白山天池 2.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 冰蚀作用 B. 流水侵蚀作用 C. 风力侵蚀作用 D. 海浪侵蚀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