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 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C. 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D. 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2.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 ①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 ②诱发河流凌汛现象 ③结冰期延长 ④河道淤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
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下图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回答下列各题。 1.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 ) A. ①——第30天 B. ②——第75天 C. ③——第100天 D. ④——第130天 2.如果用遥感技术来监测火灾,可以( ) A. 用来预测引起火灾的原因 B. 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 C. 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 D. 及时探知火灾地点和范围
|
|
煤炭燃烧时会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许多地方都使用了洁净煤(如脱硫)技术。读煤炭脱硫效率图,完成各题。
1.关于煤炭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煤炭资源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人类的不合理利用 B.煤炭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能源消费形式 C.煤炭主要是由海洋生物演化而来的 D.我国南方各省区煤炭资源都很缺乏 2.关于洁净煤技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技术脱硫效率达到100% B.该技术可以减小pH和酸雨危害 C.该技术使煤炭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 D.该技术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
|
|
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A. 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 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 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 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2.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
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由于我国各地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人们对口味的喜好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 A. 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 B. 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 C. 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 D. 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 2.“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哪一自然地理背景有关 A. 气候大陆性强,空气干燥 B.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调味品缺乏 C. 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 D. 制醋历史悠久,品质好
|
|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
|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的主要任务是 A. 扩大沼泽地 B. 退耕还草 C. 减少建设用地 D. 植树造林 2.该区域可能位于 A. 云贵高原东部 B. 松嫩平原中部 C. 黄土高原中部 D. 内蒙古高原西部
|
|
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邮票上民居判断正确的是 ( ) A. ①内蒙古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云南民居 B. ①云南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C. ①陕北民居 ②云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D. ①陕北民居 ②内蒙古民居 ③云南民居 2.三地民居的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地民居与其所 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 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 ③—终年高温多雨 D. ②—湿热的气候
|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兰州市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由于工业结构偏重(重化工为主),过去是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一。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然而,经过最近几年的治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摘掉了大气污染这个长期罩在城市头上的“黑帽子”,打造了人人共享的“兰州蓝”,也成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下降最快的城市。2015年在巴黎气候大会上获“今日变革进步奖”。 指出兰州市治理大气污染需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并说明维持良好大气环境仍需常抓不懈的措施。
|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境内五分之三为高山、高原及丘陵地,南部地势低气候干旱。源自中国的印度河进入巴基斯坦境后,自北向南,长驱2300千米,最后注入阿拉伯海(印度洋)。在巴基斯坦的阿拉伯海沿岸有两个重要的港口:卡拉奇港(24°51′N,66°47′E,最大港口)、瓜达尔港(25°06′N,62°20′E,新建港口)。卡拉奇在东海岸,靠近印度一侧;瓜达尔在西海岸,靠近伊朗一侧。 近年来,中国和巴基斯坦共建的“中巴经济走廊”发展迅速。从中国西部边境地区喀什,直到巴基斯坦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和瓜达尔,主要包括公路、铁路、工业园区、发电站、港口建设等一系列项目,陆续实施。其中,将瓜达尔港经卡拉奇同中国西部城市喀什相连的高速公路建设,已有路段在施工中。 (1)说明由卡拉奇往北路段的建设中重点防御“洪水与地震”灾害的原因。 (2)推测卡拉奇港至瓜达尔港公路段地表环境的特点。 (3)简述高速公路全线开通后,对巴基斯坦产生的有利影响。
|
|